八十年前新康轮被龙野丸撞沉事件(五)

来源:凤凰播报

孙黼阁船长 (1901 - 1992),字黻东江苏崇明人,中国远洋轮船航海界先驱,比他辈份高者有第一位中国籍远洋轮船长陈干青(为孙船长的提携人,后从事发展航运事业,「解放」时全家大小都已迁居台湾,他自己因丢不开事业而留于大陆)、黄慕宗船长(「解放」时任招商局总船长,留大陆)、马家骏船长(「解放」前原任招商局总船长,并发动成立铜沙引水人公会,招商局要派他去台湾,他因心向新中国,不愿去台湾,竟躲藏了起来,因此总船长一职改由黄慕宗船长担任。)等几位;和孙船长同辈的是朱士高船长(迁台湾)、陆熅石船长(留大陆,抗战胜利后任上海铜沙领港,此职战前都为西洋人资深船长担任)等几位。在中国轮船萌芽时期,缺少航海技术人员,航行近、远洋的船上,高级船员都僱用西洋人。

民国36 (1947 ) 孙船长曾担任中国有史以来第一艘万吨级大油轮,中国油轮公司的「永洪轮」首任船长,远航波斯湾运油到台湾高雄,及上海,往返八次后,调任中国油轮公司总船长。

在那次上海首航出发和返回时,中、西各报都有大幅头条新闻报导,孙黼阁船长的名字和照片中、西各报都有,可是今日从简体字的《上海地方志》和《招商局史》的「史料」中只字不见关于当时永洪轮孙黼阁船长的记载,尤以《招商局史》最含糊其辞,部份摘录当时某报对永洪轮首航附带的相关新闻如:「马家骏以第一个中国引水员的身份,出色地引领中国油轮公司的万吨级油轮永洪号出海开往伊朗。」不知就里的人看了这段记载,会错误理解为:马家骏船长是首位把永洪轮「领出海开往伊朗」的人。

马家骏是老资格的船长没错,他在抗战胜利复员后任招商局总船长,因当时中国船已全由中国人任船长,但全国最难行船的上海黄浦江的领港,也就是行船界闻名的「铜沙领港」仍由欧美人担任,〔领港站设在黄浦江口的铜沙,故为名。中文口语习惯都称的「领港」一辞,见于正式文字时都用「引水人」这个较别扭的名称,又别称「引航」;日文也很怪称领港为「水先人」;英文称Marine PilotHarbor Pilot或简单称Pilot〕,所以马总船长一呼百应,号召中国资深船长16人组织了「上海铜沙区引水公会」,本文第一段提到的陆熅石船长也为16人之一。马当时是招商局的总船长,是出头组织引水公会的发起人,但不可能转任或兼任领港。

马船长发起的引水公会成立后,中国领港并未全部取代洋人领港,因为中国领港人数不够,还是要留住洋人领港。洋人之所以来担任中国的领港,和战前来担任中国船的高级船员,是完全出于中国的需要而非洋人之侵权,就如当今华航和长荣航空的机长仍有用洋人一样。笔者和知情永洪轮首航的人求证过,对马家骏船长担任领港带永洪出港一事均无印象,唯有可能当时借重媒体宣传,宣扬一下由中国第一位铜沙领港带领第一艘万吨级油轮永洪号首航出港的事。

马家骏船长因忠于新中国,不愿随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关于马家骏船长之死因,《招商局史》只记载「19701121日马家骏不幸逝世,终年78岁。」,充分显示《招商局史》已失去了对史料记载的忠实性,故意隐瞒了如《上海地方志》所记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备遭折磨与摧残,于19701121日含冤去世,终年78岁。19791月,上海海运局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等重大事实。

现居美国,曾在台湾创办中华海事检定社,亦为船老板的名船长欧椿堃,所着《浮生忆语》中有记载永洪轮首航之经过,欧船长当时任永洪轮大副;又有一位现居美国,退休前为高雄港名领港的徐光铭船长,当时任永洪轮实习生,旋升任同船三副。

那时的航海比现在艰难辛苦得多,永洪轮为192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所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向美国买的旧船,当时雷达还属于先进仪器,尚无规定雷达为船舶必备的装置,船上有无雷达不影响船舶的法定适航性,永洪轮上没有雷达,只装了一具回转仪罗径(gyrocompass) 与磁罗径配合使用,航行中测定船位除用两种罗径外,还靠日、月、星座和六分仪、船钟(chronometer) 、测速测程仪等。在波斯湾航行时常遇沙尘暴,在驾驶台上看不到自已的船艏,此时航行于繁忙的水道上,没有雷达,满船都是石油,可以想象行船的人有多紧张。

永洪轮的主机是烧重柴油的往复式蒸气机,连发电机都用往复式蒸气机,船上没有冷气,夏天航行于波斯湾,在机舱工作的「生火」(管锅炉的人) 都要备一大桶冷水在锅炉前,当他受不了热时就跳入桶中泡一下冷水,不过此时此地的「冷水」根本就是温水,所以身体还可适应。最触目惊心的是,船上还带了一口棺木,准备给捐躯者使用。

中国油轮公司于1949年迁到台湾后不久合并于招商局,接着航业进入不景气时代,永洪轮于1955年被当作废铁出售。孙船长旋被当时不景气中能一枝独秀的香港金山航运公司借调,帮老友董浩云老板打拚赚钱,从阿拉巴海东岸,即印度的西海岸,当时属葡萄牙属地果阿(Goa) 的港口马抹谷 (Marmagao Mormugao ) 运铁矿砂至日本和歌山 ( Wakayama ),直至退休前归建招商局 (即今日阳明海运 )

孙船长在抗战前一段时间,应天津码头开拓之需,曾在天津招商局任管理码头之职,董浩云时任天津招商局业务部职员,两人都住公司单身宿舍,孙年长董十一岁,常以「小囝」呼董。

因为有这段友谊之缘,孙船长在退休前还长年在外尽心尽力为老友跑船。为董老板节省开支不遗余力,例如在和歌山港内卸铁矿砂常须移靠码头,而有时移船难度较高,日本代理行每问船长需要几艘拖船以便安排,均答以不需拖船,使在大阪的代理行老板大感惊奇,还专程赶到和歌山来亲眼目睹移船情景,叹为观止。

返回

上一篇:八十年前新康轮被龙野丸撞沉事件 (四)

下一篇: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