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与工业园区

 
  
  一直以航运企业著称的招商局,历史上曾因投资众多的近代新兴经济领域,而显现出过多元化发展的雏形。但当时的多元化发展基本都只限于参与一些投资,而没有直接参与经营。招商局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还是从投资创办蛇口工业区开始,现在,工业区的投资开发已成为招商局多元化发展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9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颁发给蛇口工业区一块区牌,上面的几排文字赫然入目:蛇口工业区——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事实的确如此。1978年底招商局首先想到的是在邻近香港的地方建立一个工业区,开办一些与航运有关的企业,既为招商局航运业提供修船、船用油漆、工业气体等方面的产品,又不至于象在香港那样为土地和人力支付日趋提高的成本。经过考察,蛇口成为首选。从此,蛇口工业区借鉴新加坡、韩国创办加工出口区的做法,很快获得起飞。立足于这块不足10平方公里的土地,1996年蛇口工业区范围内的工业总值已达68亿元,外资企业近300家,1995年,蛇口工业区被评为深圳市大型企业集团综合实力第一名。蛇口工业区所贡献的利润也成为招商局集团整体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
  蛇口工业区的成功,使招商局把工业园区的开发作为其重要支柱。1992年底,经过认真考察和对祖国与台湾实现“三通”的战略性前瞻,招商局又选择在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航运条件极好的漳州市港尾镇,与香港中银集团、国家交通投资公司以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等共同出资,联合成立了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规划开发土地面积20平方公里。对此,福建省高层给予了高度评价,盛赞招商局这一极具战略眼光的举措,并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为了加快漳州开发区的发展步伐,1996年7月l0日,国家交通部和福建省政府在开发区召开现场办公会,双方就一系列具体事宜达成了协议。会上,交通部部长、招商局集团董事长黄镇东宣布,从1996年8月起,初步完成五通一平建设的漳州开发区由蛇口工业区全面进行经营管理,这是对“蛇口模式”和蛇口人的高度评价和充分信任。该年八月,蛇口工业区派出了精干强大的经营班子接手漳州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到1997年6月为止,漳州开发区已完成了一座3.5万吨码头的建设,预计当年可实现吞吐量30万吨。目前开发区最大的外资项目,投资4千万马克的普鲁士·诺尔港口机械公司已经装配了3套大型门吊。漳州港也被国家交通部列入首批对台湾直航的港口。这个新兴的开发区正被喻为九十年代的福建“蛇口”而引人注目。
  此外,招商局从八十年代后期起,还陆续参与投资开发了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山东威海高科技产业开发区和广州保税区等。这些工业园区分布在中国商品经济最为活跃的东南沿海地带,势必成为招商局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招商局在二十世纪最后20年对工业园区的大规模开发和成就,是当年创办招商局的人们和历代招商局的先辈们所始料不及的。
(范存业)
返回

上一篇:招商局与解放战争

下一篇:招商局与工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