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与中国保税仓栈业

 
  关栈是官方核准设立的海关保税仓栈,为西方各国商埠所普遍采用,凡未纳税的外贸进口货物,均可存入关栈的保税仓库并享受缓缴关税的优待。关栈有些类似于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设立的保税仓。
  在中国建立关栈制度是外国商人长期追逐的目标。1880年德国人就提出过以后要在上海试办关栈的打算。曾任职中国总税务司达50年的英国人赫德也插手此事,于1882年前往上海,参与筹备。但清政府权衡利弊后,拒绝了赫德关于中外商人分享关栈利益的建议,决定把管理关栈的权力交给招商局,抽出招商局上海中栈、北栈的12间栈房由政府正式核准改为关栈。赫德变换手法,欲想将与招商局栈房毗连的英国怡和洋行的栈房也包括进去。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招商局的断然拒绝,并准备将其所属的金利源各栈逐渐改作关栈。
  外商对招商局主办关栈大为不满,《北华捷报》1887年10月27日发表社论,指责招商局主管关栈“是一个大倒退”,使外商“受到极大的损失”,诬骂招商局会在“贸易中随心所欲、胡作非为”。还煽动各国驻华公使对清总理衙门“施加全部影响来使他们放弃自己的计划”。1888年10月25日,怡和、旗昌等20家洋行代表举行特别会议,尽管各国商人意见不统一,但有的洋商仍攻击招商局“一人独权包揽”关栈。之后的会议纪要反对招商局主办关栈。11月15日,《字林报》发表社论,其腔调与洋商会议同出一辙。伦敦的《泰晤士报》也发表文章,攻击清廷授权招商局办理关栈。
  对此,招商局据理力驳,澄清视听。招商局会办马建忠致电《字林报》主笔,义正辞严地提出:“试问中国众商人至英国,可以希冀准其在被管理关栈者乎?”。他明确表示,管理关栈系中国“自主之权,他人何可干预”。《字林报》被迫承认,外商中“有栈房产业之人,俱欲将其栈房变为关栈”,但同时又声称,在上海的外商“俱不允许招商局独办关栈”,并公然以“兵衅”相威胁,招商局再次予以批驳。
  招商局排除外商设置的层层障碍,1887年开始试办关栈,在上海北栈陆续添置起重机设备并增建码头,作好开放关栈的先期准备。该年年底,上海海关发布通告,宣布从1888年3月1日起关栈正式对外商开放。这一年八月,招商局继续顶住外商的抵制和压力,购买沪商叶成忠在浦东的地基,集资创办上海浦东华栈公司,正式设立了关栈囤储的另一类重要物资——煤油的关栈。仅至1889年,招商局共囤煤油37万余箱,比旗昌、怡和两栈同期囤油数多出10万箱,在这个过程中,招商局坚决拒绝与美商同办煤油关栈的建议,使外商从招商局手中夺走关栈囤油管理权的阴谋再次被挫败。
  1889年3月,马建忠再次禀请李鸿章,将百货与煤油两关栈着准招商局承办,“以免利权旁落”,得到李鸿章与总理衙门的支持。此后,招商局受海关委托,继续管理和经营关栈,维护了中国政府的主权和招商局的经济利益。    (范存业)
 
 
返回

上一篇:招商局与中国保险业

下一篇:招商局与太古、怡和洋行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