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九七”以后香港各类资本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经济科学》199703

 

张德修

    香港作为世界一流的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难得的投资场所。这些国家和地区对香港的投资,一方面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回归中国以后,香港虽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但中国政府将对其实行主权。这种历史性的转变,对香港各类资本将会产生什么影响,为防止有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当前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和采取什么对策,这是在香港回归前后应当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九七”前香港各类资本的流向

    香港的资本来自世界各地,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华资(本地资本)、中资和外资三大类。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正式签订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明确了香港的发展前途和地位。对此,海内外一些人士认为,“九七”以前,香港华资、外资均会不同程度地外流。他们的预测固然不无道理,但就近几年的实际来看,香港多数投资者的信心不是削弱,而是增强。例外的情况是某些英资阵地转移,这是人们所料。这种状况从根本上确保了香港各类资总体规模仍趋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1993年底,香港各类企业的投资总额已达1000多亿美元,其中本地资本400多亿美元,中资200多亿美元,外资600 多亿美元。截止1996年底,在香港各类企业的投资又有增加,仅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金额就达600多亿美元。 在香港设立亚太地区总部的海外财团达90多家,设立办事处的外国公司总数达4000多家。在金融业,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中有85家在香港开业,全球500家最大的商业银行中,约有27%在香港有分行,约有30%在香港设有财务公司,约有30%在香港设有代表处。〔1〕在百货零售业方面, 香港市场销售的商品有一半以上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外商和中资企业在这个领域亦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是“九七”前香港各类资本总的态势。由于香港回归中国以后利益得失的不同,各类资本的流向必然各有特色,同类资本内部不同企业资本的走向亦会有所不同。

    1.华资——香港华商资本的总称。就资本的规模而言,可分为大、中、小三部分,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类企业。随着“九七”的临近,这三类企业资本的走向不尽相同。大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海内外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仍立足香港,面向世界,并大举投资中国内地。中小企业多数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既增强了在香港市场的竞争力,又在中国内地有可观的经济利益,因而决定为香港的繁荣再作贡献。这些企业中的一部分,由于经济地位本来就不稳定,唯恐“九七”以后现行政策会变,先后将资本外移,连企业主本人也移民他乡,但获得成功者甚少,有的又返港,形成不大不小的回港潮。

    2.中资。中资企业在香港投资始于1872年招商局的组建,到1979年的107年的发展,在港的中资企业仅有122家。1980年起,中国内地对香港的投资开始增加,到1996年,在港注册的中资企业已达1756家,员工5.3万余人。截止1994年底,中资企业在港的总资产已达3320 多亿港元,约合425亿美元。〔2〕中资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贸易、金融、运输、旅游、制造、建筑、仓储、广告、咨询、房地产管理等行业。随着“九七”的来临,中资企业在港的投资不断增加。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反映了中资在香港发展的总趋势。1987年该公司成立时,总公司拨付的资本仅为2.4亿港元,到1996年底, 其总资产已达300亿港元,为初创时的130余倍。

    3.外资。香港的外资以英资、美资、日资居多,三者约占香港外资总额的2/3以上。 由于香港回归中国的历史进程对上述三者的利害关系大不相同,因而在香港后过渡期,英资、美资、日资的流向亦有很大区别。

    香港被英国占领,港英当局对香港长达100多年的统治, 使英资牢牢地控制了的重要经济部门。据有关资料估计,英资公司在香港的总投资将近3000亿港元,约合400多亿美元。英资涉及金融、保险、地产、 通讯、交通、公用事业及制造业、旅游业等领域。其中金融业,汇丰集团、怡和集团、太古集团和嘉道理集团占香港股票市场总值的31.35 %。〔3〕英资拥有的证券占香港市场资本总值的30%左右。 香港保险业务的一半左右也由英资公司经营。香港公用事业、航运、电力等部门亦由英资财团所垄断。香港回归中国以后,英资公司将丧失原有的特殊地位,去留问题随之提上日程。而为了与香港政权交接的形势相适应,一些在英国有重要社会经济地位的英资公司,也必然要采取转移资金和阵地的姿态。就在19843月中英政府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之际, 怡和集团宣布迁册百慕大,成立一家新的怡和控股公司,作为该集团的最终控股公司。1990年,汇丰银行宣布在英国成立一家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汇丰集团此举实为变相迁册。英资财团亦有留港发展的,其代表为重点经营公用事业的太古、嘉道理集团。如太古集团在怡和集团宣布迁册后不久,即宣布追加投资13.5亿港元,用以收购太古以外的股东所持有的27.7%的太古地产股份。此举与太古经营的业务性质有关,放弃香港这个有利可图的阵地而去别的地区拓展公用事业,能否赢利将打上问号。可以预计,“九七”以后,英资公司大多将继续留港。

    美资在香港各业亦占有重要地位。香港回归中国对美资来说无重大利害关系,随着“九七”的临近,美资不是减少,而是不断增加。据有关材料统计,1989年美商在港的投资约60亿美元,1992年为85.4亿美元,1993年为105亿美元,至19956月为150亿美元。美资在香港制造业中占26.8%

    日资在香港制造业、零售业和金融业的地位举足轻重,几年来与美资一样,规模不断扩大。1989年日商在港的直接投资累计为80.66 亿美元,1994年增为127亿美元,到19956月已达130亿美元。日本在香港设有办事机构的公司达1500多家。日资在香港制造业的投资占香港制造业海外投资的33.5%,〔4〕日资银行的资产占香港银行总资产的50 %左右。

    香港的外资还来自荷兰、澳大利亚、德国、利比亚、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在香港的投资规模不大,但亦逐年增加。从总体上看,自80年代初至今,虽然英资公司有的迁册海外,有的将总部移回国内,华资公司转移资金的亦有一批,但均未动摇香港作为国际投资中心的地位,这为“九七”后的香港经济更加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九七”以后香港各类财团的发展战略

    财团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实现发展战略的手段和环境。战略目标是指利润最大化;战略步骤是指分阶段占领市场;实现战略的手段是利用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战略的环境包括投资地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从这些方面来看,“九七”以后,香港对各类财团的投资仍会有吸引力。在利润最大化的推动下,各类财团不仅不会轻易放弃在港的原有市场份额,还会在香港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并继续以香港作为门户和桥梁,拓展中国内地市场。可以说,占领中国内地市场是香港外资的共同目标。从“九七”前各类资本的流向,我们可以预计香港各类财财在“九七”后的发展战略。

    1. 华资财团。华资财团是香港经济的主体力量,在香港上市公司中,华资企业占80%,市值占50%强。香港股市市值最大的前10个家族中,有7个为华资家族财团,占总市值的36.23%。华资还是香港制造业的主力,房地产业、公用事业、服务业的主角。华资财团约80%以上的资本投入香港和内地。〔5〕发迹、 成长于香港又发展于内地的华资财团,“九七”以后的发展战略是:立足香港,深入内地,面向世界,力争进入世界大跨国公司的行列。

    2. 中资财团。中资财团中无论是老的财团还是新的财团,均植根于香港,其中的中银集团、华润集团、招商集团、中旅集团、光大集团、中信集团等,在香港有关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集团以香港为基地,经营各业,又投资于内地,得益匪浅。“九七”香港回归中国,对中资财团来说,犹如景上添花,会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因此,中资财团今后的发展战略是:立足香港,面向内地与海外,积极发展壮大实力,为香港的繁荣和中国的现代化作新的贡献。

    3. 外资财团。香港回归中国,对外资财团的影响不尽相同。“九七”以后,英国在香港不再有任何特权,英资财团也不再享有特殊地位。与香港政权交接的形势相适应,一部分英资财团势必迁册海外,转移资产。然而从纯经济的角度看,英资财团的资本不会全部转移别地,而会继续保留可观部分以求新的发展。因而其今后的发展战略为:保存实力,继续发展,利用其在港150年的经营之道和各种特殊的联系, 力求在香港某些领域保持优势,进而投资中国内地,分享中国大市场的利益。

    美资财团、日资财团和其他国家的财团,对香港回归中国,虽不同程度地亦会有不适应之处,但这些财团的发展战略与英资财团不同。从目前情况看,这些外资财团“九七”以后的发展战略是:立足香港,面向内地,利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形势以及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在中国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上述各类财团在“九七”后的发展战略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深受“中国因素”的影响。“中国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和不断扩大的市场。正是由于“中国因素”的存在,一方面促进了香港经贸的发展和各类资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又吸引了香港华资和各类外资财团来中国内地投资,并增加对中国大陆的商品进出口。多年来,华资、美资、日资企业始终占中国大陆外资来源前几名,港澳、日本、美国一直是中国大陆最大的贸易伙伴,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大陆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广阔的市场。这种状况也就决定了“九七”后的香港,虽然政权由中国政府接管,但外资财团不会放弃香港这块投资宝地,华资财团也不会转移阵地,中资财团更是如鱼得水,会更加活跃。一些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对有关财团、有关企业在“九七”后的去留问题的看法,也说明了这一点。

    如香港美国商会主席麦高认为,在香港面临主权回归时期,外商仍对投资充满信心。该商会1996年度的“商业信心调查”显示,99%的被访问者计划留在香港发展业务,53%计划扩展业务,4 %表示会减少业务,只有1%被访问者表示会撤离香港。〔6

    日本40位大企业的高层行政人员于19961127日在东京探讨日本与香港经济合作前景时指出:他们对香港“九七”以后的前景充满信心,认为“九七”以后香港作为商贸枢纽及投资中国内地的桥梁,其角色将更为重要。他们还认为,这个发展趋势将会为日本公司带来更多在中国投资的机会,包括直接投资及通过香港进行投资。

    法国外贸部负责人加朗199611月在“香港为法国企业开拓亚洲市场服务”研讨会上指出:“共和国总统、政府总理及我本人在不同场合都向法国企业界发出过这样一个信息:亚洲,特别是亚洲经济活跃地区,是法国外贸今后重点开拓的市场。而进入中国市场,香港是最好的桥梁”。他对“九七”后香港前途持乐观态度,指出:“法国政府对香港的未来具有信心是有根据的,我们相信,没有了英国人,勤劳智慧的香港居民也完全有能力治理好香港,可能会比英国人干得更好”。〔7

    英资财团虽不同程度地转移资本或阵地,但对香港未来的前景也作了客观评价。太古集团负责人尼克·罗兹在1994年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对我们来说,1997年是日历上的另一个时间,1997年已经来到这里,中国的资金已大量涌入这里,中国人正在对这里的一切事业投资。我们所看到的未来是乐观和信心”。〔8

    华资财团发迹于香港又得益于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这十几年来,华资财团在香港的经济实力普遍增强,其对内地的投资不断增加。截止1995年底,内地吸引香港地区直接投资项目累计达15万个,占同期内地吸引外资项目总数的59%,协议华资金额2322亿美元,占同期内地吸引外资协议总金额的59%,实际利用华资778亿美元, 占同期内地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金额的58%。〔9〕这些数字表明, 华资财团对香港未来抱有信心。

    综上可见,香港各类财团在“九七”以后,大多仍立足香港,面向内地,面向海外,这除了香港本身具有难得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机会这一因素的作用外,还由于“中国因素”的效应不可替代,而中国政府宣布香港“九七”以后实行“一国两制”,也使华资、外资在香港发展更具安全感,且更为自如。

三、如何确保华资、外资长期留港发展

    从大的方面看,今后华商和外商长期留港发展,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中国内地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2)“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方针切实得到贯彻执行;(3)香港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等中心的地位得以保持加强和巩固;(4 )香港自由港的地位不变,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并有新的发展,使之成为具有投资风险小、回报率高优势的最佳投资场所;(5 )在不损害国家主权和不违背基本法的前提下,充分保证香港参与国际多边和双边经贸活动。

    这五方面的因素对香港未来的发展与繁荣都至关重要,其中尤以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这两个因素最为重要,特别是对华资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是“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九七”以后,只要坚持这两条方针,港人对香港未来的发展和保持繁荣就会充满信心。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和“一国两制”的主张,对确保香港顺利回归及华资与外资长期留港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深远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下,中国经济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关门建设为对外开放所取代,使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华商、外商前来投资,使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高达1772.17 亿美元(1996年底),居发展中国家之首。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主张,是确保香港回归,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战略决策。这项决策不仅有利于继续吸引港商前来内地投资,而且对于他们留港发展亦大为有益。邓小平同志关于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的先富起来的主张,在内地既已落实,香港回归以后,港人的生活水平当不会有何变化,这也会使港商留港发展具有安全感。

四、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华资如何定位

    香港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华资如何定义,如何看待其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到内地投资在政策上应享受什么待遇?这些重要问题值得探讨。

    (一)关于华资的含义与定义

    所谓华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可以理解为香港华人的资本。《香港大辞典》中对华资的解释是:“从香港本土成长起来构成香港资本主体的华人资本。从历史过程看,香港的华资基本上是来自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资本,以及本地的华人资本融合而形成的”。这种解释主要是为了将华人的资本与外资和中资区别开来。在香港回归中国以后,华资的提法是否合适?如果按国别来划分香港社会的资本,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中资和外资两大部分,中资又可分为港人资本(简称港资)和内地资本(简称内资)。这样的划分,可体现香港回归中国这一重大历史变化,体现港人归属中国的既成事实。如果按地区划分香港社会的资本,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港资、内资和外资三类。在这里,港资体现香港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的地位。内资是相对于港资而言的中国内地的资本的总称。由于港资、内资均为中资,因而按地区划分,内地的资本统称内资而不叫中资,我认为更符合“九七”后内地与香港的实际。

    总之,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华人资本的含义应当改变,考虑到香港华人致富的历史进程和特点及香港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的地位,将华资改称为港资,似乎更符合香港的实际,因为港资既可用来与内资相区别,也可用来与外资相区别。

    (二)关于华资的地位及其投资内地的待遇

    华资是香港经济的主体和主角,也是内地外资投资的主要来源。香港回归中国以后,港资在香港经济中将继续起支柱作用,在内地的投资中仍会扮演重要角色。现在要探讨的问题是,华资改名为中资或港资以后,内地对华资所作的各项政策优惠是否适用于港资。这个问题处理妥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港商对内地投资的积极性。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不外乎两种办法:其一为取消国家原来对华商投资的各种政策优惠,而对港资内资一视同仁;其二为原来对华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不变。究竟采取何种办法为好,主要看该种办法是否有利于调动港商对内地投资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内地的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港商在中国内地对外开放十几年的历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来看,对他们实行的优惠政策以不变为好。实际上,所谓对港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也就是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厂商投资所实行的那些政策。这些政策是从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制定的,是构成中国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这样的政策对吸引外商投资起了重要作用。“九七”以后,中国仍希望吸引外资,对投资者的优惠政策虽会调整,但不会取消。为鼓励港商扩大对内地的投资,有必要在政策优惠方面继续将他们与外商同等对待,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可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九七”以后,香港虽归还中国,但仍实行“一国两制”,港商来内地投资,享有一定的优惠,也是符合对外开放政策的。他们通过扩大对内地的投资增加收益,反过来会确保香港经济更加繁荣,从而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更强。

五、关于中资在未来香港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管理

    香港回归中国以后,在“一国两制”的情况下,内资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这个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对香港经济的发展,未来的繁荣以及对港资、外资的稳定,均有重大影响。为解决好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内资企业应从全局出发、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身份。在“一国两制”下,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港资企业,都是中国企业。内资企业与港资企业相比,不应享有任何特权,不谋求任何特殊利益,更不应在各个领域占据垄断地位。第二,公平竞争。香港是自由港,实行市场经济,存在国际通行的运行规则。内资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应遵循这种运行规则,参与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第三,遵纪守法。香港是法制社会,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外,其他方面均有完整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是确保香港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内资企业为在香港发展,就必须遵纪守法,这一点也是其参与香港市场公平竞争的基本前提。

    为确保内资企业在未来香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中央有关部门加强对赴港投资企业和在港内资企业的管理很有必要,应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以规范各内资企业的行为。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也有必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自由港的惯例,对内资企业的经营活动实行宏观调控,以减少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注释:

    1〕饶余庆:《走向未来的香港金融》,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326页;《香港1996》年报,第64页。

    2〕《国际商报》1996828日。

    3〕香港《快报》,199271日。

    4〕《香港1996年报》第79页。

    5〕《国际商报》1996819日。

    6〕〔7〕《国际商报》1996119日、29日。

    8〕英国《卫报》1994627日。

    9〕《国际商报》19961015日。

返回

上一篇:论“百日维新”前的变法及其历史地位

下一篇:联合重组,江海一体——对组建中国江海运输集团的初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