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就是要培养精英——专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

来源:《瞭望周刊》

 

孙轶玮

谢绳武办公所在的小楼,有个很气魄的名字,叫做总办公厅。但却不是交大校园内最新的楼,也不是设施最好的。反倒是旧得很,木质的地板,走起来,还有些吱吱咯咯。

他的办公室,也与想象中一个大学名校的校长不太相适。大约十来平米,没有簇新的家什摆设,会客用的皮沙发,已很斑驳。且不安静,时不时有隆隆的施工车从窗下的校园干道开过,淹没了谢绳武的声音。当然,最打眼的是满屋子各式各样的书,连沙发前的茶几上也像山一样地堆放了许多书,以至于搁茶杯的地方也都没有了。

谢绳武就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守护着他深爱的母校,陪伴着她的欢乐、烦恼和成长,已经整整九年了。

2006324日傍晚,《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了好不容易从繁忙中抽出点空闲的谢绳武校长。他的开场白是:不好意思,要占用你的时间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

体制问题是最大障碍

《瞭望东方周刊》:交大的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你认为交大有什么竞争优势可以跻身一流?

谢绳武:一流大学在我们的理解和定位中,是指诸多方面的一流。比如,能够培养一流的优秀人才,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学研究等。交大以此作为目标,其竞争优势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从学科上来讲,我们学校有两三个方向的科系在传统上比较强。一个是工科,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建设工科以来,交大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了。应当说在工程学科方面至少在如今的中国还是相当有优势的。另外,去年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建成新的上海交通大学以后,医学学科也比较强。这是学科方面的优势。当然我们还有一些比较优秀获得公认的学科,比如管理学等等。第二个优势,我觉得应该是交大的一种人文精神。交大人一直有一种精神,也是这个学校的精神,即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时俱进。上海交大在110年的发展历史中碰到过不少的困难,也有很多痛苦的挫折,包括上个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和西迁,学校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但尽管如此,在从国家到地方的多方支持中,学校还是恢复过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得益于交大人的这种精神,才使得学校很快地调整好。至于第三点优势,是每年我们可以招到全国最好的学生,是最好的!特别是本科生的生源非常好,另外我们学校还有一支非常敬业和出色的师资队伍。我想这些就是我们可以与其他名校竞争的优势。

《瞭望东方周刊》:虽然有优势,但这个目标还处在仍需努力的状态中。那么,目前达成这个目标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谢绳武:说到障碍,比较坦白地说,最大的障碍,我想大概也有三个方面。第一还是缺人,尽管最近这些年我们学校引进了很多人才,特别是有些国外留学回来的。但如果拿我们自己的师资队伍跟国际上一流队伍相比,显然我们在综合素质上还亟待提高。说到底大学最根本的要靠一流的师资,这既是一流大学的标志,也是建立一流大学的根本条件,在这点上交大还是不太尽如人意的;第二还是缺钱。很多大学都觉得交大很有钱,说交大每年从中央从上海市争取到不少科研经费和资金。但其实不完全像他们想的那样。学校现在发展非常快,办学成本非常高,任务也很繁重,从总的教学办学经费上来说依赖国家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已经尽可能地开展了一些募捐、筹资这样的活动,但坦白地说,经费还是非常紧张;第三个障碍,我觉得是比较核心的,现有的办学体制需要改革。当前学校改革的任务非常重,但只能一步步来,每年都会有一系列的措施实行下去,比如今年提出来要进行的教师聘任制改革,合同制改革,教学改革,以及整个后勤社会化的进一步改革等等,体制的问题还很长远。

《瞭望东方周刊》:你觉得一所大学对于国家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呢?

谢绳武:一个国家立于世界,她依靠什么?什么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当然GDP是一种标志,载人航天是一种标志,两弹一星是一种标志,但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很重要的标志是她所拥有的大学以及这些大学里的学生。中国如果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或者有一批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这本身就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非常重要的体现。在这点,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例外。一个国家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她一定会有一批很好的一流大学,而且高等学校的发展一定是和国家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经济发达了,国家经济条件比较好了,就一定会对教育更加重视,对教育有更多的投入,教育也一定会发展得更加好,对国家进行回报,它们之间的关联系数是很大的。所以我想作为一所高等学校来说,她得到了国家很大的支持,同时也应当为国家的建设尽她最大的努力。大学能够为国家做的事情,首先当然是培养人才,因为说到底,一个大学所以有名,就是看她将来的毕业生是不是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做出很重要的贡献。那么除了大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大学还应该为国家贡献她的科研成果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今天,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对高等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高等学校对为国家服务这点也越来越自觉,所以我对今后中国大学的发展还是寄予很大的期望的,同时也相信大学的发展一定为对这个国家的强大做出举足轻重的贡献。

马路上,我可以辨别出交大学生和复旦学生

《瞭望东方周刊》:交大的学生在学校精神和氛围的影响下,是不是会产生一些共有的性格特征呢?

谢绳武:我觉得从交大毕业的学生还是有他们非常独特的地方的。在马路上,如果要去辨别一个学生是交大还是复旦的,我想我是能够看出来的。(笑)

交大学生从总体上来说比较务实一点,另外也很朴素,他们普遍很聪明,也很努力,能跟人比较容易地相处。一般来说,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还有机械动手能力都相当不错。但交大学生也有很不足的地方,特别是这些年来,在文化底蕴和素养上对自己没什么要求。我并不是说每个学生都这样,我们学生交响乐团的学生,文化素养就非常好。但从总体上来说,我觉得交大学生整体的文化修养是不太足的,首先我自己不够,不是个好榜样,可能影响到他们了。作为校长,还是挺惭愧的。当然,一个学校因为学科和不同人文精神的关系,培养出不同风格的学生。交大是理工科为主,严谨是优点,但换个说法,也就是比较拘谨一点。你让他们做事情,他们会认认真真地做好,但是说漂亮的话,写漂亮的东西,他就不一定行了。所以我觉得在我们学校的未来建设中,这点还是要重视和加强的,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创造更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不少高校都希望在尽量短的周期内能出成绩出成果,因为如今社会对高校的很多评选和认可的标准就是这些。似乎开始偏离一个学校应有授学育人的本分,你作为一校之长,怎么看待这个现象?交大目前又是怎样来做的?

谢绳武:对于高等院校来说,第一位的任务肯定是先培养学生,育人为重。尽管现在研究型大学有非常重的科研任务,但是最根本最根本的还是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给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下了一个要求,就是精英教育,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从全国最好的中学生里挑选出来的,经过学校培养后他们应该成为大学毕业生中比较好甚至最好的尖子。但是,对学生的培养我的认为首先是教他们做人,这在交大是一种传统。不管是解放以前的老校长唐文智也好,还是其他我们历届的校长,他们都非常重视学生在思想品德上面的教育。事实上,大学的学习时间上是很短的,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对他们一生都有帮助。当然大学也应该给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各种各样的能力和素质。我们现在越来越体会到,当代的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品德、能力、素质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返回

上一篇:江浙财团与蒋介石政权的建立

下一篇:交通系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