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中国煤矿从这里开始

来源: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网站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开滦矿务局。始建于1878年,迄今已有127年历史,是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现有生产矿井10对,煤炭年产量在2000万吨以上;有洗煤厂7座,核定年处理能力1755万吨。2000年生产原煤和洗精煤量在全行业均排列第三位。肥煤、焦煤、1/3焦气煤等煤种齐全,主要供应冶金、焦化、发电等大企业。除煤炭产品外,还经营机械制造、建筑安装、电力、化工、矾土、运输、商贸等产业。1993年,在全国质量万里行活动中,被评为中国百家优质产品企业;1997年,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评为"用户满意服务企业";多年来被河北省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市场质量无投诉"先进单位。到2001年底,企业有职工10万人,资产总额逾百亿元。从建国到2001年的52年间,开滦共生产原煤8亿吨,洗精煤2亿吨,上交利税50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19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来开滦现场办公。开滦以此为动力,坚持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技术进步,1994年结束了长达8年的亏损局面,此后始终保持盈利水平。特别是近几年来,开滦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加快企业内部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力度,推进了企业的全面发展。199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98年荣获中国企业最高荣誉奖项"金马奖",并在1994年和1996年被评为全国煤炭优秀企业,1999年被河北省评为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2000年被河北省企业管理协会评为煤炭行业唯一的"明星企业""百强企业"称号。

开滦地处河北省唐山市境内,北倚燕山,南望渤海,毗邻京津大城市群,处于环渤海经济开发区腹地;京沈、通坨、大秦和坨港四条铁路干线,京沈、唐津、唐港三条高速公路纵横其中;秦皇岛港、塘沽港毗邻相接,新崛起的京唐港建有开滦业主码头,煤炭可直抵华东、华南市场和全国各地,并远销海外。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拥有深厚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面对新世纪,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以快发展、大发展为目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新起点,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企业结构调整,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再造企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格局,努力谋求百年矿山跨世纪持续发展,铸造新的辉煌。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开滦建设成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管理科学,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国内一流的"四跨"型企业集团。目前,开滦瞄准行业先进目标加快了探索和实践的步伐,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国内一流的煤炭洗选加工基地、北方功能齐全的煤炭转运基地"三个基地"建设已开始构建,并初见成效;企业重组步伐加快,热电、机电制造、建设三个专业化集团已经组建。跨越三个世纪的开滦,长盛而不衰,历久而弥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历史沿革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最早

开平矿务局1881年制造的中国第一台机车——龙号机车

使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煤矿,是中国近代最早实行股份制经营的企业,铺就了中国最早的准轨铁路──唐胥铁路,造出了中国最早的蒸汽机车──"龙号机车",兴建了中国最早的贸易通商港口──秦皇岛港,驶出了中国最早的自营海运船队,建立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煤矿自备电厂……故开滦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中国北方民族工业摇篮"之称。

清政府官员视察开滦修建的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唐胥铁路(前排左4为李鸿章,左2为唐廷枢)

1878724,清政府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上海轮船招商总局总办、候补道唐廷枢以"官督商办"的形式,成立"开平矿务局",采用"西法"凿井,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矿生产煤炭,成为当时名闻遐迩的"中国第一佳矿"1901年,"开平矿务局"为英国人所骗占,改称"开平矿务有限公司"190710月,长芦盐运使周学熙受北洋大臣袁世凯指派,在开平煤田北部开办了"北洋滦州官矿有限公司"19126月,"开平矿务局""北洋滦州官矿有限公司"签订"联合"经营合同,成立"开滦矿务总局",总局地址设在天津。194112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当天,对开滦实行"军管理"。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于19451119日接收开滦,次日又"发还"给英国人。19481212日唐山解放后,唐山市军管会派军代表进驻开滦;1952517日,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代管开滦煤矿,成立"开滦煤矿总管理处"1980623日,河北省煤管局批准更名为"开滦矿务局"198410月划为煤炭工业部直管,19988月下放河北省管理。1999128日,开滦做为国有独资企业,成立"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开滦为推动我国煤炭工业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和影响。19世纪70年代,在国内首开机器采煤的先河,带来了矿井开拓方式的重要变革,对中国近代采煤业起到了示范作用。解放以后,开滦的技术革新和改造一直走在全国煤炭行业的前列。在对老矿进行生产技术改革和矿井改造的基础上,相继建成了一批新型矿井,并创出了多项国内"第一"。比如,1958年建成我国第一座水力化采煤矿井,1964年建成全国第一个机械化矿井,1969年建成全国最大的水采矿井。1974年率先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煤炭生产能力实现了飞跃发展,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到2001年底,开滦采煤机械化程度为85.31%,其中综采机械化为75.09%;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技术装备水平不断进步,洗选加工、安全生产技术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开滦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在科研和新技术推广上取得丰硕成果。1983年以来,开滦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1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108项,获市厅级科技进步奖76项,有61项发明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权,有三项科研技改项目纳入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

1878年建矿起,开滦就参照西方经营管理,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并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制定股份制章程,进行招股集资,向社会发行股票。到1912年,开平、滦州两个公司合并后,开滦就更加彻底地成为一个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的股份制公司了。解放以后,开滦在管理方面创出了许多经验在全国推广,还向兄弟煤矿输送了大量有经验的管理和技术人才。197710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李先念等国家领导同志在听取煤炭部汇报时,对学习和推广开滦经验做了重要指示。邓小平指出,"大庆经验要学,开滦经验也要学""开滦经验不只是机械化,管理上很多制度、政策要总结经验"

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代表了中国煤炭工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面貌。解放前,开滦工人在中国工运史上创造了辉煌篇章。1920年,开滦工人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集会,开创了中国工运史的先例。1922年,震惊中外的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成为中国工运史的重大事件,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给予这次罢工斗争很高评价,称赞"他们特别能战斗"。解放以后,开滦工人将"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扬光大,以饱满的精神和干劲投身矿山的生产建设,在各个不同时期涌现了吴旭芝、侯占友、艾有勤、张京川、侯振清、赵国峰等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开滦创出的先进经验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同时,开滦工人在同自然灾害做斗争中也表现出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在全国人民和解放军的支援下,开滦震后十天就开始出煤,一年后达到震前生产水平。1984年开滦发生国内外罕见的矿井突水灾害后,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全国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开滦职工以顽强的斗志和高超技艺成功治理了水患,为国际专家所折服,治水成果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煤炭行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返回

上一篇:抗战时期的重庆水上交通

下一篇:开滦——中国近代工业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