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公学创办人——盛宣怀

来源:

 霍有光

      盛宣怀(1844~1916),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创始人,中国第一代实业家。1896年冬至1905年春任南洋公学督办。字杏荪,一字幼勖,号次沂,又号补楼,别号愚斋,江苏武进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1850年入私塾读书。1866年中秀才。1867年因襄办陕甘后路粮台有功,奉旨以知府尽先补用。1870年入李鸿章幕府任行营文案兼营务处会办,不久奉旨以道员补用,并赏花翎二品顶戴。李曾上奏称盛才具优长,心精力果,能任重大事件,足以干济时艰①。盛宣怀在三次乡试不第后,绝意科举功名,长期追随李鸿章,全力以赴地投入洋务事业中去,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盛宣怀首先经办的洋务是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大型民用航运企业。1872年他为轮船招商局草拟了第一个章程,1873年任该局会办,后升任督办。1876年受李鸿章等人的委派会同李明墀(时任汉黄德道)试办开采鄂省广济、兴国煤铁,并被任命为提调。1879年盛宣怀提出要使国家富强,必先重视铁路、电报,开始架设津沽电线,此为我国办理电报之始。一年后,得清廷批准,在天津设电报总局,盛任总办。1881年底,盛宣怀督办的第一条全长3075里的津沪电报线全线竣工。1893年盛宣怀奉命恢复毁于火灾的上海机器织布局。18965月接办连年亏损的汉阳铁厂及大冶铁矿。经过苦心经营,使其摆脱困境。18969月盛宣怀出任铁路总公司督办,开始了中国铁路的筹建和经营活动,历时八年,建成南北干线卢汉铁路。1908年,还成立了中国真正称得上第一的钢铁煤炭联营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

      在办洋务企业的长期实践中,盛宣怀认识到银行是促使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希望清廷能准予仿办银行。189610月,清廷下旨同意盛办银行。次年4月,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外滩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自办的近代第一家银行。

      盛宣怀以创办实业为资本,得到了清廷的青睐,政治上也平步青云。1879年署天津河间兵备道,1884年署天津海关道,1886年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兼烟台东海关监督,1892年调任天津海关道兼海关监督。1896年后更是扶摇直上,历任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办理商务税事大臣、工部左侍郎、邮传部右侍郎、邮传部尚书等职。

      近代工业的兴办,国家经济的发展,使人才问题突出地摆到这位洋务运动实干家面前。盛宣怀在办理洋务事业中,尤其是在与洋人交往中,深切体会到因不谙文,则每逢办理交涉备尝艰苦②。他认识到要使洋务事业不断发展和巩固,必须培养通晓外语和掌握技术的新式人才,否则将一事无成。因此他提出了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③的主张和对旧式书院进行改革的意见,并立即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首先创办了中西学堂(1903年改名为北洋大学堂,即今日天津大学前身)。这是中国第一所工科大学。1896年春,他在上海禀明两江督臣刘坤一,筹款议建南洋公学,如津学之制而损益之④。同年11月他又连续向清政府呈递《条陈自强大计折》、《请设学堂片》等奏折,指出育才之要,西国人才之盛,皆出于学堂。由于需才孔亟",为收速效",他建议在京师及上海两处各设一达成馆,取成材之士,专学英法语言文字,专课法律、公法、政治、通商之学

      盛宣怀的奏折,得到了清廷的重视。在清政府的支持下,盛宣怀加紧了对南洋公学的筹备。他在徐家汇捐购学堂基地,常年经费由自己所经营的轮船招商局、电报总局岁捐十万两,其他关于公学房舍、仪器、图书等设施,乃至派遣学员出国留学等经费,均由他筹措与储存,使公学赶紧兴建,庶几早一日开学,即早一日成才⑤。盛宣怀渴求人才、惟恐迟暮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

      对于南洋公学的名称,盛宣怀有具体解释。他上奏清廷说:西国以学堂经费半由商民所捐,半由官助者为公学。今上海学堂之设,学费皆招商、电报两局众商所捐,故定名日南洋公学⑥

      南洋公学诞生后,时任太常寺少卿的盛宣怀亲自担任公学督办。聘请他的同乡何嗣煜担任总理(校长),又聘美国传教士、前南京汇文书院(后改名为金陵大学)院长福开森担任监院(西文总教习,相当于教务长),还任用了前梅溪书院负责人张焕伦为总教习(中文教务长)

      1898年农历四月,盛宣怀在向清政府呈《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折》中道出了开办公学的意图:环球各国学校如林,大率形上形下道与艺兼。惟法兰西之国政学堂,专教出使、政治、理财、理藩四门。而四门之中皆可兼学商务。经世大端,博通兼综。学堂系士绅所设,然外部为其教习,国家于是取才。臣今设立南洋公学,窃取国政之义,以行达成之实。于此次钦定专科,实居内政、外交、理财三事。在附于此奏折报呈清政府的《南洋公学章程》中,这种意图表露得更为明确:公学所教,以通达中国经史大义,厚植根柢为基础,以西国政治家、日本法部文部为指归,略仿法国国政学堂之意。而工艺、机器制造、矿冶诸学,则于公学内已通算、化、格致诸生中,各就质性相近者,令其各认专门,略通门径,即挑出归专门学堂肄习。其在公学始终卒业者,则以专学政治家之学为断。可见南洋公学原来打算办成一所以内政、外交为主兼及理财、培养新式从政人才的学校。

      从1896年至1905年,盛宣怀一直任南洋公学督办。在此十年间,他是公学校务的最高决策者、最高主管人。十年里,公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到高,走过了一条巩固、发展、壮大之路。所有这一些,都与创始人盛宣怀苦心经营、执着追求密不可分。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实践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首立四院,分层设学

      盛宣怀深知,当时中国社会所需要的是新式的高级人才,包括高级管理人才与高级技术人才。而新式的高级人才需要新式的高级学校来培养。但是,即使开办了新式的高等学校,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新式中小学,高等学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时中国的社会中,旧式书院和乡塾私塾遍布各地,新式的中小学堂凤毛麟角。盛宣怀针对当时的现实情况,在创办南洋公学时就采用了分层设学、自成体系的办法,首立四院,实行新式教育。

      盛宣怀十分重视基础,把师范和小学放在学堂的首要地位,认识到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⑦。于1897年首先招收师范生,设立师范院(师范学堂)。南洋公学师范院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师范学校,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盛宣怀后又仿照日本师范学校有附属小学校的做法,挑选了12010岁至18岁的聪颖幼童建立了外院。外院就是小学堂,由师范生分班教学。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最早的公立新式小学。接着于1898年开办二等学堂(也称中院,即中学),等待条件成熟再开设头等学堂(也称上院,即大学)。盛宣怀说:外院之幼童荐升于中、上两院,则入室升堂,途径愈形其直捷。⑧从培养教师到教小学生,再上中学,最后升大学,一步步实现诸生选自童幼收效皆在十年之后⑨的办学计划。盛宣怀这一教育思想,在当时亦不多见。

      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兼有师范、小学、中学、大学的完整教育体制的学校。它加速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统治的灭亡,为1902年、1903年清廷两次学制的颁布提供了普通教育未来发展的成功实例。

      二、重视实际,学以致用

      宣怀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工商企业,他把主管的半个中国的铁路、邮电、矿冶、钢铁、纺织、财政、商务事业的兴旺发达,都寄希望于他所创办的学校。他办学的宗旨即求诸西方科学技术、利用西方科学技术以达到求富自强的根本目的。他说:西人学以致用为本⑩,在创办南洋公学特别是要求学生研习西文西艺西政西技时,尤其注重实际。就一方面来论,他强调按照社会的需求来设置学科、安排课程、布置教学。如南洋公学外院主要开设地理、理科、笔算、珠算、习字、图画等课程,这些新式课程完全不同于中国旧式私塾和书院的课程,具有广泛的社会实用性。又如南洋公学特班设置代数、几何、平面三角学、化学等课程,正是当时中国社会所急需的理论知识。就一方面来说,他要求学生讲求实用,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动手操作,锻炼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具有普通学科的专长,不至于如同旧式书院出来的儒生,仅会填词吟诗、熟读四书五经,而是能学以致用,用西学所长,补其所短。

      三、待遇优厚,促进教学

      盛宣怀对南洋公学教习的待遇是优厚的,平均每月支付给总理、监院、总教习、教习及各司事等的薪金逐年增长,到1902年达到2368两银子之多。洋员的薪水明显高于中国教习,如福开森每月工资350两银子,公学总理何嗣煜每月工资100两银子。盛宣怀对任教多年的教习还给予出国进修机会,对工作辛劳,教学达五至八年以上的教师进行表彰。此外,盛宣怀十分优待师范生。师范院学生入学后,食宿杂费均由学校供给,每月按层格发给津贴,学习成绩优良者还有奖学金。师范生作兼职教员者每月另给薪金银40两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培养和稳定师资,促进了公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盛宣怀在给清廷上奏时,自豪地称公学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四、严格要求,从严管理

      盛宣怀在南洋公学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注重高标准,严要求。无论是招生考试,还是学籍管理;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实习;无论是升级留级,还是留学出洋;无论是操行评定,还是体育锻炼;无论是学生学习,还是老师授课……一律严字当头,严格要求。

      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首次招生,应试者数千人,录取40名,可谓百里挑一,优中选优。招生考试难,入学读书要求更严。南洋公学有一整套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倘若学生读书不努力、不长进,就会被淘汰。当时南洋公学的学科之多、功课之深,在国内屈指可数。对一些天性顽皮不听训导的学生,教师常把他们个别传唤到办公室,视其过错严重程度,根据校纪校规分别予以处罚。

      五、坚持办学,始终不

      盛宣怀在任南洋公学督办期间,几次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知难而进,矢志不渝地把学校办下去。如1902年公学发生了墨水瓶事件,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袁世凯为了扩张个人势力,企图抓住此事件一举搞垮南洋公学,趁势夺取盛宣怀在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的控制权。他要盛宣怀停办南洋公学,并将停拨办学经费。盛宣怀坚持办学,决不退缩。他一面致信袁世凯,说明南洋公学的重要性,一面通过收缩办学规模及起用积存和劝募的办法来解决经费问题。袁世凯不得不表示同意。

      盛宣怀在办教育上同他办实业一样,是很有毅力的。他表达自己的决心说:人笑我收效不能速,十年树人,视十年若远,若不树之,并无此十年矣!B11正由于盛宣怀在创办教育上超出了他的前人,对近代中国教育进行了一次顺应历史潮流的创新,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应有的地位,因此盛宣怀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1905年春,盛宣怀辞去由南洋公学更名的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督办一职,宣布他在学校权力的结束,但依然致力于学校的巩固和发展。如在1911年盛对电机专业毕业生的出国留学事宜,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并根据发展航海贸易的需要积极支持唐文治创办商船学校,培养航海人才。

      19098月盛宣怀在上海当选轮船招商局董事会主席。19102月任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同年10月捐建的上海图书馆落成。12月任皖南北筹赈大臣并办豫赈。19111月任邮传部尚书。同年5月遵旨接办粤汉、川汉铁路,主张铁路国有。夏秋间,从四川开始的保路风潮兴起以后,广东、两湖也随之继起。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保清派人士群起攻击盛肇事,盛乃成为众矢之的。

      武昌起义后,各省相继宣布独立。盛宣怀向朝廷举荐袁世凯,请他出兵镇压。这理所当然地遭到人民的反对,盛宣怀因而成为清王朝保清派中被主攻的目标。清廷为平息众怒将盛作为替罪羊革职,永不叙用。盛遂逃亡日本。

      盛宣怀与孙中山因共同主张发展实业使国家富强而相知。1900年孙中山在筹组新中央政府时,把清政府唯一的官员盛宣怀列为新政府主持内政的委员。1912年他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对盛的处境深表同情,派代表赴日本请盛筹款,并动员盛宣怀协助民国政府兴办实业。

      191210月盛宣怀自日本返沪。19133月汉冶萍公司开股东大会,盛又被选为董事会会长。1915年日本欲以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的名义,吞并该公司,盛坚拒之。这年冬,盛病重卧床。19164月终至一病不起,在上海逝世,年73岁。著作有《愚斋存稿》、《盛宣怀未刊信稿》等,为研究清代史留下大量的历史文献,右盛档之称。
返回

上一篇:强国护商得民心——解读西方富强之本的马建忠

下一篇:马建忠的洋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