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与中国银行业

 
  招商局与中国银行业的密切关系,可追溯到上世纪末。
  1897年,中国第一家华资银行一中国通商银行成立,招商局即为其最大股东。
  那时,由于轮运、铁厂、矿务、铁路、机器纺织等近代产业大举,“商务枢机所系”之银行的创办成为当务之急。早有创办银行打算的招商局第三代掌门人盛宣怀,推敲再三、权衡再三后,抓住清朝因甲午战败,财政困难之机,于1896年11月,向清廷上奏《请设银行片》,系统地阐述了对华人自办银行的见解。他说,银行“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可是自开放各口通商后,华人“不知务此”,以至各国列强之银行“推行来华,攘我大利”,所以,非急设中国银行,就“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人之挟持”。
  盛宣怀所言,既针砭了中国旧式金融流通渠道的落后,也揭露了外国银行的叵测居心。
  中国的钱庄,在十九世纪初还十分红火,但到世纪末,就既不能满足中国新兴的近代产业融资的需求,又无力与外国银行竞争,种种弊端,诸如资本小而分散、存款无定期、放款滥觞等都暴露无遗。1883年岁末,黄浦滩上中国最大的钱庄,胡雪岩的阜康银号的倒闭,无疑是旧式金融业的丧钟。
  旧式金融渠道坍塌,新式金融业未孕,外国银行乘虚而入。仅在上海,就集中了英、法、德、俄、日、美、此、荷、意九个国家的数十个银行。
  外国银行在中国的空前成功,自然是以中国利权的空前外溢为代价的。这一点清廷也很明白。所以,盛宣怀的奏折很快就获得批准,他本人也被委以招股筹办之重任。
  1897年5月27日,中国第一家华资银行在上海开业,正式定名为中国通商银行。该银行的股本450万两,招商局认股80万两,成为银行最大的股东。
  作为最大的股东,招商局一直与通商银行保持着特别密切的经济联系和人事往来。在当年的帐略中,招商局对附股动作有过这样的说明:“凑入中国通商银行股份,以公济公,即以利兴利,况银行为商务枢纽,今之借轮船(招商局)之力,以成银行,安知他日又不籍银行之力以推动轮船乎?”
  历史证明:招商局此举为中国近代金融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通商银行的创办,对当时铁路、矿务、航运等中国大型工交企业的发展起了相当的作用,盛宣怀因此总结说:“欲富国,必兴商务;欲兴商务,首重银行。”
  历史似乎不断地制造巧合。八十九年后的1986年6月30日,招商局又成功地收购了香港友联银行。次年4月8日,招商局首倡并投资成立了中国大陆上38年来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全国银行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及其商业化道路的探索,就从这里开始。
  在《银行家》1997年度“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序中,招商银行和国内其它五家银行共同进入排名,且以平均资本利润率和资产收益率排名中国各大银行的第一位。    (叶芳玲)
 
 
返回

上一篇:招商局与股份制

下一篇:招商局与中国铁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