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招商局企业文化建设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争平

招商局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的缩影”。改革开放初期,招商局勇立中国改革开放的潮头,创造了历史上新的辉煌。企业文化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对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招商局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在改革开放时期招商局企业文化建设也有鲜明的新时代特色,是中国企业的典范。

一、改革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伴而行

19788月,交通部党组听取袁庚关于招商局调查汇报后,经讨论,起草《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报送党中央和国务院。《请示》建议:“(招商局)今后的经营方针应当是‘立足港澳、背靠内地、面向海外、多种经营、买卖结合、工商结合’”,主张“我们应当冲破束缚,放手大干,争取时间,加快速度”,并对相应招商局改革所需人才队伍的加强提出了建议。[1]《请示》擂响了招商局改革的战鼓,其中关于人才队伍的讨论亦是揭开了新时期招商局企业文化建设的序幕。从此,招商局改革及企业文化建设有了如下主要特征:

1)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伴而行。197810月,袁庚被任命为交通部所属的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主持招商局全面工作,同年向中央建议在广东宝安设立蛇口工业区,招商局改革揭开新的篇章。1979720日,蛇口工业区正式运作,招商局改革迈出重要一大步。招商局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松绑的国营企业。“有了自主的权力,我们就决定摆脱国内的旧体制,摆脱行政干预,按照香港的一些办法来开发工业区”。[2]招商局改革一开始就表明要学香港,学外国企业。后来又通过南海酒店聘请外籍经理等方式,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

招商局在蛇口工业区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试验(包括民主政治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经验。同时袁庚等招商局领导人也清醒认识到,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培育一大批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袁庚等人在蛇口工业区人才问题上实行“择优招雇聘请制”等。198111月,蛇口第一期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开学,为工业区培养大批管理人才,被誉为蛇口的“黄埔军校”。19823月,袁庚给中组部长宋任穷写信,提出在有关省、市、院校“招考招聘”所需人才。1983年蛇口工业区试行“干部冻结原有级别,实行聘任制”,并对领导干部实行公开的民主选举和信任投票制度。19852月,袁庚提议派员赴美国和加拿大招聘学成的自费留学生到工业区工作,以开辟一条人才来源新渠道。在改革与建设过程中,招商局大胆探索,冲破旧有的价值、时间与人才观念,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口号,竭力提倡各种新观念:时间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平等观念、职业道德观念等等;并在劳动用工制度、干部聘用制度、薪酬分配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方面开展了多项改革创新,亦可谓招商局企业文化建设新内容,对全国企业新文化建设也产生重要影响。

袁庚指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民主试验之后,蛇口的社会道德风尚、人的思想境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进步。至今许多蛇口人还怀有一种 “蛇口情结”, 因为蛇口曾是一个没有贪污,没有腐败,很干净的地方。至少到我离任的时候止,这里没有发生过携款外逃的事件,也没有发生过恶性刑事案件。这里没有文盲,没有贩毒,没有人在码头上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换外币。这里有第一流的医院、学校,第一流的师资。人们在这里感觉受到尊重,感觉应该而且能够在这里发挥自己的才能。这里造就磨炼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成为工业区最宝贵的资本。[3]蛇口工业区被誉为中国的“希望之窗”。

以开发蛇口工业区为基础,招商局先后创办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并在上海浦东开发中率先投资批租了浦东第一块土地等等。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重大战略部署中,几乎都能看到招商局积极跟进、敢抢先机的英姿。[4]

1988年,《招商局》杂志创刊。这个杂志逐步成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刊风格和品味特色,在广大招商局员工中颇有影响,对宣传集团企业形象,促进员工之间沟通交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扩大招商局影响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不但要考虑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还要优先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改革初期招商局掌门人袁庚指出,“香港招商局是个比较特殊的企业。它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国际市场中的老牌国营企业。“它要严格按照香港的法律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袁庚指出,在香港当一个企业家不是容易的。虽然那里没有军事、外交战线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危险。但是也同样存在风云变幻,杀机四伏。他常常引用香港谢利源、妙丽、佳宁、海托等破产的例子告诫招商局的干部。他说,我们讲经济效益,讲经济法则,经济法则是六亲不认的,违反就要受到惩罚。他又指出招商局是一个驻外的国营企业,它在经营决策时,不但要考虑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还要优先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他强调,“我们历来认为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必须服从国家的宏观经济效益。”正是从这个基本原则出发,招商局提出了 “五不引进”方针,就是来料加工的、补偿贸易的、挤占国家出口配额的、污染解决不了的和技术落后的工业都不引进,以维护地区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5]

3)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招商局的企业文化源于140余年的商业实践,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初期,招商局领导人袁庚等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一方面提倡时间观念、竞争观念、平等观念等各种新观念,另一方面也多次提出要传承招商局以往的好传统,让洋务运动时期招商局自强、求富、不敢落后、积极创业的精神和改革开放时期招商局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敢为人先的文化一脉相承。199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招商局成立120周年题词:“继承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这为新时期招商局“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建设增添了更加亮丽的色彩。

招商局集团领导特别重视招商局历史档案资料的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1992年正式成立了招商局档案馆。现在其主要馆藏既有交通部档案馆征调的原全国各地交通单位存放的包括招商局第一个章程、招商局股票、龙头印章、晚清漕运文献、招商局抗日沉船的船体遗骸、招商局海员起义生死状等在内的晚清、民国招商局档案、也有包括李先念主席批准建立中国第一个改革开放园区——蛇口工业区时圈划的香港明细全图、邓小平题写的“海上世界”等资料在内的解放后招商局及招商局开发的蛇口工业区档案等数以万卷计的历史资料,实现了自1872年成立以来的招商局历史资料的相对集中,为招商局历史资料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招商局在档案工作方面的努力,为企业文化建设具备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又因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企业发展史上的地位,为中国近现代企业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档案资料。1999年,招商局集团提出招商局档案馆要创建国内一流企业档案馆,明确定位档案馆为招商局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招商局永久档案保管基地和档案行政管理中心。

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和谐企业”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新世纪初招商局集团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外部环境带来的新变化,积极主动地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调整,制定了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确立了集中资源发展主要核心产业的战略,向着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目标迈进。[6]与此同时,集团领导也在考虑招商局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进一步继承与创新。

1集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招商局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招商局长远发展、基础建设的战略需要,是集团的一项重要工作。集团主要领导在多种场合,从不同角度,对于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内涵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董事长秦晓就曾经在2001227日招商局集团工作会议上指出:企业文化“涵盖企业的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责任感和经营理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其重要作用”;“企业的员工不仅需要物质的激励也需要精神鼓励和满足。企业的经营不仅要获取商业利益还要承担社会的责任,历史悠久的企业往往会再垫下来深厚的文化传统其所蕴含的经营理念和商业准则成了企业重要的竞争财富。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7]秦晓指出,“我们讲竞争性,讲赚钱讲得较多,但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员工,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凝聚员工的创造才能。从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是十分重要的。从做事业来讲,关心人,重新竖起人文主义思想的旗帜更为重要”。[8]秦晓董事长强调:“平常你们听到我的讲话都是关于经常性利润、过程管理、五年规划、第三次辉煌等,这是我关心的事,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董事长能不关心吗?但我真正内心里更关注的是,我们应当创造一个好的机制、好的文化,在这种机制和文化下,来招商局工作的人,能心情舒畅,能够发挥才能、才智。现在的企业都讲人才的重要,企业的竞争也可以看做是人才的竞争。但更本质的是,企业也是社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一个职工在你那受到压制,如果说干事的人受到排挤,不干事的人过得很自在,溜须拍马的人可以横行霸道,那么怎么能体现我们的社会责任?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讲以人为本,马克思讲人的全面发展,这都是一脉相通的”;“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去看看我们企业的制度、文化怎么样,问题在哪?我也提出人力资源部考核时,注意考核你们子公司的文化、部门的文化中有没有有才智的人被压制发挥不出来的现象,有没有不干事在那占着位置,还专挑人的毛病的人。当然,关键还是你们自已觉不觉得这个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经过几年的努力,招商局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我退休之后心里会觉得踏实。但如果说利润很高,风气却不好,退休后我心里也不踏实”。[9]秦晓认为,企业文化可以表现为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次。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及其生产设施、广告、产品包装设计等,既是企业物质产品和物质条件,也构成企业物质文化的内容;企业的行为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形象及精神面貌;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组织管理制度。它的存在形式,既要满足企业的物质文化,也要体现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及企业道德观、企业价值观、企业风貌等,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10]

招商局集团新领导班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人文主义精神,认为人是最高的发展目的,要通过企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既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价值,又要让员工从物质上、精神上分享企业的成长。企业与员工形成“两个共同体”,即:既要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也要形成一个精神的共同体。因此,自 2004 年开始,集团设立了“公司日”,使得集团领导与普通员工增添了交流途径。每年“公司日”活动都设立一个主题并以此为主线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几年来,集团“公司日”的主题分别为“增强集团意识,树立集团形象,密切公司与员工的关系”、“沟通与和谐”、“我与招商局共发展”、“新的起点,新的航程”、“社会责任,企业公民”、“责任与担当”、“学习与创新”、“激情与活力”。通过“公司日”主题活动的开展,每年都深入地推动了一个方面的企业文化建设。

2、提出了系列新理念

2004年,招商局依据中国走出经济通缩状态的有利时机,审时度势,认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用五年时间(20042008)再造一个招商局,即:以2003年底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到2008年,使得企业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等综合指标翻一番。到2006年底,招商局用了三年时间提前两年实现了这一深具挑战性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招商局启动了“新的再造工程”,在2007年招商局集团的工作会议上集团领导班子明确提出招商局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是“把招商局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和谐企业”。为此,秦晓董事长作了专门的阐述,他说:“我们长期以来也关注和谐的问题,或者说企业文化的问题。今天把和谐企业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是第一次。我想很少有企业把竞争力与和谐并列的,一般都把企业文化当作竞争力的一个要素。从哲学层面看,和谐是一个更终极的目标。希望大家能充分认识这个提法或表述的意义”。[11]

招商局集团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和谐企业”立为企业愿景,强调:“我们所追求的国际竞争力,是把招商局置于国际竞争的大舞台,去与市场的先进企业比,在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中赢得商业的成功,赢得市场的尊重。构筑国际竞争力体现了招商局开阔的视野和成熟的自信”;“我们所追求的和谐企业,着眼于企业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着眼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着眼于建立良好的内外部关系,合理地处理各个利益主体关系,创造“内和外顺”的利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建设和谐企业,体现了招商局更高的追求。和谐企业基本内涵:结构合理,运行有序,利益兼容,内和外顺,诚信守法,协调发展。和谐企业建设目标:组织氛围健康,企业持续发展,员工全面成长,社会普遍认可”。

围绕这一企业文化建设核心理念,集团又提出招商局核心价值观是“与祖国共命运,同时代共发展”,招商局企业使命是“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步”,招商局企业理念是“崇商、创新、均衡、和谐”,招商局企业精神是“爱国、自强、开拓、诚信”。

这一系列新理念的提出,使招商局企业文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3、成立企业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

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集团在200710月正式成立了“招商局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其职责为:

──讨论并归范集团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包括企业愿景、管理理念、行为准则等,并规范、确定有关的表述。

──讨论决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审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纲要。

──讨论决定集团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讨论决定集团重大庆祝、纪念活动及其它重要企业文化活动的组织方案。

──对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推进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并根据企业发展等情况的变化,对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等进行补充、更新。

──讨论决策与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其它重大事宜。

集团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企业文化建设指导主任和副主任,集团总裁助理、集团总法律顾问和集团总部及下属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委员。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为委员会工作机构,主要职责是具体检查、跟进、协调企业文化建设各层面工作的实施开展情况。由集团办公厅承担秘书处职责。集团旗下各公司也先后设立了企业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集团和旗下各单位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

4弘扬历史文化

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招商局的重要特色,也是招商局的独特优势。招商局的前人在100多年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提出、实践了许多值得招商局后人尊从的思想、理念、精神,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和优秀的传统,这是集团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和“脉”。2002年是招商局成立130周年,集团充分利用这一机会,通过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纪念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及香港社会知名人士霍英东、董建华等先后发来贺信或题写贺辞,对招商局为中国近现代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和作为中国硕果仅存的百年民族企业的特殊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招商局广大员工深受鼓舞。集团在北京、香港、蛇口、漳州等地组织了大型庆祝活动;由秦晓董事长带头,在《人民日报》等10多家重要媒体上发表了10余万字的专题纪念文章;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反映蛇口工业区早期开发创业活动的16集电视连续剧《激情年代》并作为16大重点献礼片在16大召开期间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组织创作、排演了反映招商局百年风雨历程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百年招商》;邀请著名词、曲家阎肃、谷建芬改编创作了新的《招商局之歌》,所以又有了招商局人传送的格言:“问我航程有多远,1872到永远”;组织了员工广泛参与的招商局知识竞赛;发行了纪念招商局成立130周年邮资名信片,等。这些活动都收到良好的效果,社会反响热烈。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进一步树立了招商局的企业形象,扩大了招商局的社会影响,并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归属感。2007年是招商局成立135周年,集团也举办了有关纪念活动。

2003 年,集团建立了招商局历史博物馆,这是深圳市的第一家企业博物馆。招商局历史博物馆设立了招商局历史主题展和“招商局港航”、“招商局印谱”和“招商局历史建筑”等专题展,并根据需要举办了“袁庚图片展”(袁庚在 1978 年担任招商局的常务副董事长,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任外交官员)、“香港招商局起义”等临时展览,并到集团各地企业巡展,在员工中开展招商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展出活动,让参观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招商局的发展历程、历史地位、产业发展、行业影响等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获得了较好的宣传、展示效果。招商局历史博物馆已成为招商局集团员工的传统教育基地和外界了解招商局的窗口。

2004 年,集团成立了招商局史研究会,集团主要领导担任了研究会的正副会长。研究会从海内外学术界、媒体聘请了在招商局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特约研究员,从社会各界积极吸收会员。招商局史研究会的设立对招商局历史的研究工作起到了推动和规范的作用。通过历史研究工作,使员工和社会人士进一步了解了招商局的企业文化,使绵延百年的历史成为集团的宝贵财富。

三、“社会责任,企业公民”

新世纪招商局企业文化建设有一重要发展:更加重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集团领导认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建立在与社会相关利益者良性互动和与社会的和谐基础之上。因此企业需要关注民生,融入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公民形象,把自己的商业追求融入整个社会的发展追求之中,赢得社会的接纳和信任,同时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招商局的社会文化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的,并具体体现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1、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原则与基本行动计划

招商局有自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自身价值观念、使命指导下的,以达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企业公民身份,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自觉承担的应有责任。

招商局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原则有:1)从本企业实际出发,有自身特色;2)重点关注社会需求,着眼建设和谐社会;3)与企业发展相融合,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4)重在实践,长期坚持,成为全集团的自觉行动;5)将企业的历史传统同时代潮流相结合。

招商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行动计划包括:1)弘扬优良传统,增强企业公民意识;2)守法经营,诚实守信,成为一个受社会信任的企业;3)强化企业环保责任,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4)关注安全生产,维护员工合法权益;5)关注民生,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奉献社会。[12]

2、依法经营及保护环境

招商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行动计划包括依法经营。集团制定了《招商局集团企业法制建设三年规划2008-2010年》,强调要树立主动的知法意识、严格的守法意识、自觉的自律意识、清醒的风险意识、强烈的维权意识等“五个意识”;并提出不允许违法经营、不抱侥幸心理、不默认违法经营得利、不鼓励钻法律的空子、不姑息责任人员等“五不戒规”。以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所属重要子企业的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积极推动企业重要决策和重大经济活动的法律参与,全面提高企业规章制度、经济合同的法律审核率,使法律事务管理及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9年一些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为企业挽回损失3559.54万元。

2009年,招商局集团就有所属9个单位和个人分获 “首届全国交通企业法治先进单位”、“首届全国交通企业法治先进个人”、“第四届全国交通企业十佳法律顾问”、“第四届全国交通企业优秀法律顾问”、“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招商局集团提出“宁舍项目,不舍环境”、“宁可放慢速度,不留环保隐患”、“宁可今天受影响,不可日后留骂名”等口号,积极改善环境,并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集团2009年度节能减排指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符合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及集团规划进度要求,即“十一五”期末单位增加值能耗可比价比2005年降低20%的进度要求。2009年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可比价)0.4574吨标煤/万元,与2005年比较减少41.09%

  2009年,招商局国际旗下蛇口集装箱码头(SCT)与德国稳孚勒集团联合开发研制的第一台具有国际专利技术的交流安全滑触线供电自动接驳装置正式交付使用,彻底解决轮胎式龙门起重机(ERTG)转场人工拨接电带来的操作和安全等问题,实现了ERTG全天候自动转场作业。转场过街时间由原来平均的15分钟缩短为3-4分钟,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和设备利用率。该装置投用后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量311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884多吨,共节约运行成本2,000万元。单台ERTG噪音大幅减少70-80分贝,节能率超过50%,能耗成本也下降70%。招商局国际旗下青岛集装箱码头实施靠岸船舶供电系统的改造项目,使作业船舶靠泊码头后,由码头岸边电源对船舶进行供电,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的效果显著,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该项目于20095月被列为交通运输行业第二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之一。招商局工业集团所属蛇口友联、招商轮船、招商局物流集团下属易通公司等依托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实现节能减排,取得较好成绩。招商局重庆交科院开展节能研究,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13]

3、社会公益活动

招商局集团作为在港中央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重视社会公益活动,将其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2005-2009年底,集团以及所属各级公司及员工在赈灾、捐助、扶贫以及社会公益、慈善救助等方面支出款项超过8700多万元。

2009615日,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成立。它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发起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宗旨为“关注民生、扶贫济困、热心公益、和谐发展”,原始基金数额人民币5000万元,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民政部。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在2009年底前共向台湾和威宁地区等捐款计580万元。基金会公益活动的重点开展领域为扶贫济困、助医、赈灾等。基金会致力于以创新而有效率的方式,解决中国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实现的能力,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以及为贫困家庭提供医疗救助,资助特殊疾病的研治,为因自然灾害导致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提供帮助等。

招商局集团自2003年开始积极参与定点帮扶贵州省威宁县的扶贫开发工作。集团专门成立了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已先后派出3人任威宁县挂职副县长,主抓扶贫工作。集团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每年都有领导带队到威宁考察、调研,下属企业也多次组织员工前往威宁访贫问苦。20055月,秦晓董事长亲自到威宁实地考察,听取了威宁县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的介绍,先后走访了两个乡镇,了解对口扶贫项目实施情况。集团自2005年开始每年都出资帮扶6-8个包括建设希望小学在内的整村推进扶贫建设项目,并设立了扶贫教育奖励基金。至2009年已建设希望小学17所、村级公路4条、桥梁2座、饮水工程2处,投入帮扶资金600多万元;已奖励优秀教师400名,资助贫困大学生120名和中学生900名,资助总金额已达80多万元。招商局积极推动威宁劳务输出项目,集团下属的深圳和漳州等地物业、码头公司以及入区企业优先录用威宁劳务公司输出的劳务工。招商局努力向外界推介威宁旅游资源,协助其对外的招商引资工作,并分别于20032008年对受地震和冰雪等自然灾害的威宁县进行了捐款。2009年,集团员工在“滴水成涓、十元捐助”活动中,为贵州省威宁县教育捐款,折合人民币共计33万余元。截至2009年底集团定点扶贫威宁县已投入资金1014万多元。经过几年的努力,扶贫取得显著成效,集团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20091月,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发文,授予招商局集团“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称号,对招商局集团在定点帮扶贵州省威宁县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和感谢。

招商局集团成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仅2009年,招商局集团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2008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及“国资委2008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先进单位”,招商局集团总裁傅育宁博士荣获“建国60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非常领导者”称号,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招商局漳州开发区有限公司也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重庆交科院荣获“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北京招商局物业荣获“2008年度国资委直属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先进集体”称号,招商证券及招商地产荣膺“2009年度中国最佳雇主企业”称号。

招商局广大员工对集团企业文化认同感不断提高,凝聚力不断增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广大员工了解了招商局的历史、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和理念等。“和谐企业”、“国际竞争力”、“责任与担当”、“学习与创新”等成为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信念。在工作中,广大员工自觉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招商局连在一起,增强了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1] 《抄送中央批准我部<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的函》,招商局藏档案,档号:A001-WS-1978-永久-2

[2]  招商局集团办公厅、招商局史研究会编:《袁庚文集》,第348页。

[3]  招商局集团办公厅、招商局史研究会编:《袁庚文集》,第352-354页。

[4]  招商局集团办公厅编:《秦晓论文汇编》,第388页。

[5]  招商局集团办公厅、招商局史研究会编:《袁庚文集》,第187188页。

[6]  招商局集团办公厅编:《秦晓论文汇编》,第390页。

[7]  王玉德、杨磊等:《再造招商局》,第286-287页,中信出版社,2008.

[8]  招商局集团办公厅编:《秦晓讲话汇编》,第112页。

[9]  招商局集团办公厅编:《秦晓讲话汇编》,第129-130页。

[10]  招商局集团办公厅编:《秦晓论文汇编》,第165页。

[11]  招商局集团办公厅编:《秦晓讲话汇编》,第225页。

[12]  招商局集团办公厅编:《百年商道──招商局企业文化简述》,2011年。

[13]  详见《招商局集团200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第31-32页。

返回

上一篇:基于壮大国家综合实力和保障人民共同利益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下一篇:招商局与抗战后船舶接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