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招商局对外投资的状况
从表l中大致可观察到晚清招商局对外投资的情况。仅根据笔者收集到的资料制作的这份统计表,可看出在1882~1909年的28年期间,招商局一共进行了二十项投资,投资对象包括煤矿、纺织、铁厂、银行、铁路等领域,涉及晚清时期几乎所有的洋务部门。二十项投资总金额银312万两,占同期招商局资本总额400万两的78%。从时间上看,除唐廷枢、徐润主持招商局期间于1882年向煤矿进行过投资以外,所有的投资都集中在盛宣怀1885年督办招商局后,尤其是1896~1903年的8年中。除1900年外,每年都有巨额的对外投资,7年总投资项目十项,投资总金额143万两,平均每年20多万两。无论从数额还是投资的频率看,都十分惊人。再从招商局投资的对象看,数额最大的是机器织布局、华盛纺织局、湖北铁厂和通商银行等项目,但这些项目绝大多数都和招商局的业务无关。
表1 晚清轮船招商局对外投资一览表
单位:两
年份 |
投资项目 |
金额 |
备注 |
1882 |
安徽荆门煤矿投资 |
60900 |
|
|
开平煤矿投资 |
210000 |
|
1888 |
台湾商务局投资 |
20000 |
|
1891 |
上海机器织布局投资 |
100000 |
|
1896 |
中国通商银行投资 |
800000 |
|
1897 |
上海华盛纺织局投资 |
320000
|
此款1893年从 仁济和保险公司 账上拨付,本年 从账上拨还。 |
1898 |
湖北铁厂投资 |
100000 |
|
1899 |
萍乡煤矿投资 |
100000 |
|
1901 |
湖北铁厂投资 |
(174000) |
总投资数增为274000两。 |
|
萍乡煤矿投资 |
(64400) |
总投资数增为l64400两。 |
1902 |
萍矿铁厂垫款 |
469000 |
|
1903 |
萍乡煤矿投资 |
70000 |
|
|
招商内河小轮公司投资 |
50000 |
|
|
大德榨油公司投资 |
5000 |
|
1906 |
萍乡煤矿投资 |
217000 |
总投资数增为381400两。 |
1907 |
湖北铁厂投资 |
(186000) |
总投资数增为460000两。 |
|
江苏铁路投资 |
2372.5 |
|
|
浙江铁路投资 |
740 |
|
|
粤汉铁路投资 |
679.3 |
|
1909 |
汉冶萍厂矿公司投资 |
(177600) |
由湖北铁厂、 萍乡煤矿合并 组成,总投资 数增为1019000两。 |
合计 |
20项 |
3127691.8 |
|
说明:1.本表各项目金额,均以史料记载中第一次出现的金额为准,此后变化,如史料有记载的在备注栏中说明。
2.“金额”栏目中带括号的数字,是根据史料记载中总投资数(史料中只有总投资数)减去前面已知的投资数后得出的当年投资数,因系笔者计算,故加括号。
3.附属招商局的仁和(1876年成立)、济和(1878年成立)保险公司,以及1886年合并成立的仁济和保险公司,虽全部资本存人招商局,并由招商局代理其一切业务,但与招商局究有不同,故仁济和公司对外的资金往来均不列入本表。
资料来源:根据国民政府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编《国民政府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报告书》下册,1927,载各年帐略;交通、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航政编》第1册,1935,第315、316页“各项投资”,招商局档案和《轮船招商局收支余利及提存各款表(上)》,邮传部编《邮传部第一、第二次统计表》,1907~1908等资料编制。
显然,在分析招商局对外投资现象之前,还有必要考察一下招商局这一期间的经营状况。笔者选取了1886~1911年招商局经营中的部分主要数据作成统计表2,现据表2中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从统计表的资本栏目看,1897年招商局的资本有过一次翻番,即从200万两增加到400万两。
表21886—1911年轮船招商局经营数据一览表
单位:两
年份 |
股本 |
轮船 只数 |
轮船 总吨数 |
水脚收入 (客货运及 摊入水脚) |
各船 费用 |
结余船 利盈(+) 亏(-) |
借款合计 (括号中 为官款) |
收支盈 亏盈(+) 亏(-) |
资产 总计 |
其中 船本 |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4000000 |
24 25 26 27 26 28 27 26 26 24 23 26 27 27 29 29 28 27 27 28 29 29 29 29 29 29 |
31420 31900 33063 34090 32789 36481 35318 35457 35457 34531 33807 39632 41171 41171 43949 43949 43288 42143 42143 46357 48503 49536 49536 49536 49536 49373 |
1897454 2057408 2139226 2182445 1859355 1984560 2021665 2161354 1967229
2180000 2612000 3001000 3117900 2912400 2783800 2741000 3168000 3234600 3171000 2817700 2478000 2715100 2727200 2280700 2100000 |
1398899 1426200 1331770 1455994 1576967 1574832 1528577 1357690
1619300 1886000 2300400 2356800 2251900 2428600 2468500 2724000 2646000 2510000 2614600 2459000 2460500 2590200 2304300 2328000 |
498000 631000 807000 726000 282300 409000 495000 803000 538000 1154800 560700 726000 700600 761100 660500 355200 282500 481000 769000 660000 203100 19000 241500 137000 ——23600 ——230000 |
2169690(1170222) 1882232(1065254) 1418016(793715) 1260535(688242) 750559(90241) 685490 664825 345735
710790 576127 932843 514853 573212 628188 652133 1000877 1039617 745942 971378 1090536 1438510 1143894 1110651 1241393 2166364 |
201000 193100 209500 162300 20830 17300 47100 276400 74900 227400 118400 191600 190600 持平 持平 持平 —13100 持平 持平 持平 持平 持平 持平 持平 持平 ——64300 |
5349706 5145039 5199361 5424408 5157924 5100406 4954330 5246748
6020255 6257497 6860001 7588065 8023410 8587483 7627623 7008930 9056624 9357798 9473051 10873914 10052210 10012419 9598486 9342529 9495167 |
2424000 2267000 2190000 2079000 2052000 1870000 1880000 1700000 1700000 1170000 1030000 1350000 1470000 1420000 865000 1995000 2035000 2195000 2035000 2195000 2385000 2750000 2700000 2610000 2570000 2575000 |
资料来源:1.“股本”、“轮船只数”、“轮船总吨数”“收支盈亏”栏目数字据《国营招商局七十五周年纪念刊》,民国36年版《附录》制作。
2.“结余船利”栏目数字根据《交通史航政编》第一册第277~278页统计表制作。
3.1886至1894年的“水脚收入”“各船费用”数字据盛宣怀《愚斋存稿》第3卷,奏疏3,第20~26页。1895至1911年数字据《交通史航政编》第一册第277~278页统计表制作。
4.“借款合计”栏目1893年前数字引自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第171~172页统计表。1895年至1911年数字出自轮船招商局22~38届帐略,转引自张后诠编《招商局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第235页统计表。这里的数字是其中“借款”栏目的合计数。
5.“船本”栏目根据《交通史航政编》第一册第287~289页“资产负债表”中数字。“资产总计”栏目数字是同表“资产”一栏中“存款”“船本”“局产”的合计数。
但这里需补充说明一点,即1885年盛宣怀督办招商局后,一改过去公开向社会招集股本的做法,再没有对外公开招集过股本。故这次的资本翻番,是以“在公积项下提出100万两,自保船险公积项下提出100万两,共计200万两转入股本项下,填发股票发给各股商收执”的方式进行的,即把原有的老股一分为二,实际资本并没有增加。
这期间招商局的轮船状况中,最明显的一点,是轮船的只数并无大的增长。最低的年份23只,最高的年份也没超过29只,绝大多数年份在27、28只上下浮动。如拿1911年与1886年相比,历经26年,轮船招商局的轮船数字仅增加5只,船只总吨数也仅从1886年的31420吨增加到1911年的49373吨,净增仅17953吨,尚不到一倍。如从最后一栏的轮船资本即船本看,情况就更可怜了,1886年时招商局轮船24只价值2424000两,过了26年,到1911年时轮船只数虽增为29只,但价值仅增为2575000两,净增仅151000两。这对于一个以轮船运输为专业的企业来说,如仅从这几项数字进行观察,恐怕只能得出这家企业是处于停滞维持状态的结论。
再从轮船招商局的收支状况看,这二十多年时间大体以1898年为界可分成两个阶段。其中前半的收支状况要好于后半,这从收支盈亏栏目中的数字上可以得到反映。1898年前,招商局在扣除折旧和各项开支后,尚有几万到一二十万两数额不等的盈余。而1898年后,不仅没有盈余,反而出现两年净亏损。但总体来看应当说招商局是有相当的利润收入的,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水脚收入栏目中。从招商局的水脚收入栏目看,除个别年份外,每年的水脚收入都在200万两以上,有五年甚至每年都超过300万两。除1910、1911两年出现亏损外,其余年份扣除各船费用后都有巨额船利结余,大部分年份都有50万两以上的结余,个别年份甚至达到100万两以上。无疑,这是招商局得以对外连年进行大量投资的基础。但是,以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为界,招商局的支出重点前后有着明显的不同。甲午战争前招商局的重点看来是放在返还所借的债款方面,这从招商局的债款总额连续八年递减,从1886年总额216万多两递减到1893年的34万余两上得到明确的证明。但这种趋势并未持续下去,随着甲午战争后招商局对外连续大量投资,债务总额也随之回升,以至于1911年时又恢复到216万多两的水平。但令人费解的一点在于,招商局的对外投资和债务的增长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每当招商局对外进行一次巨额投资,其债务数额就会相应出现一次明显增加。譬如1896年招商局向通商银行投资80万两,1897年招商局的债务总额就猛增40余万两,1901年招商局向湖北铁厂和萍乡煤矿投资合计24万余两,1902年的债务总额同样猛增35万多两。1906和1907年的情况大体也同样。也就是说,或许招商局是宁肯借债也要对外投资,或许就是经营者别有某种意图在内,否则很难解释这种现象。
另外,从招商局的资产总计栏目看,很明显,这26年中其资产总额是呈持续的上升趋势,从1886年的500多万两递增到1911年的900多万两,净增400多万两。但在这同样的26年中,如前所述,招商局的船本却只增加微不足道的15.1万两。如拿船本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看,1886年时船本242.4万两在资产534.9万余两中所占的比例为45.3%,到1911年时船本257.5万两在资产总额949.5万两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7.1%,显现出一种惊人的缩减。也就是说,招商局资产在不断递增的同时,轮船价值在招商局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却持续下降。这对于招商局这样一家专业轮船运输公司来说,只能视为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如果再考虑到唐廷枢、徐润主持招商局时制定的《轮船招商局局规》第14条中有“本局专以轮船运漕载货取利,此外生意概不与闻,无论商总董司事人等均不准藉口营私任意侵挪”的规定。盛宣怀1885年入主招商局时制定的《用人理财章程》双十条中也有“本局于轮船之外,不准分做别事”的规定,唐、徐时除用煤的需要向煤矿投过资外,严格的执行了自己的规定,而盛宣怀时期却严重违反的状况,则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要么这是盛宣怀遮人眼目的障眼法,要么就是此后的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得盛宣怀改变了初衷,从而做出了对他自己和招商局有利的选择。现在我们就沿着这条思路来观察和分析导致招商局对外大量投资的种种因素。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0044239号
深圳网站建设 :沙漠风
地址:中国 深圳 观海路
电话:86 755 26887003 / 2688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