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招商局史研究方向,为今天的招商局事业服务——在招商局史研究会2005年年会上的讲话

来源:招商局集团

 集团副总裁、研究会秘书长  胡政

20051219蛇口)

    经秦董、傅总批准,今天,我们如期召开招商局史研究会首次年会,主要讨论研究会开展工作的方式,并组织一些成果进行交流,秦晓董事长和傅育宁总裁也同意这个开法。下面,我谈一些我对研究会开展工作方式的认识,和大家交流。

一、招商局史研究的历程和背景

1、招商局史研究的历程

招商局史研究工作并不是这几年才开始的,开展的时间比较长。1988年,《招商局》杂志创刊,每期都有员工发表的关于招商局史研究的文章,我们最近已经把这些文章复印整理出来了,总共有250页。我们准备把这些文章分为“评说招商局”、“史料解析”、“招商局珍闻”、“招商局人物”、“话说招商局”等五类,按读者文摘的形式合编(截止2005年底)。现已交给招商局档案馆去编辑出版,计划印四、五千册,随《招商局》杂志一并发行。也请我们这些研究会的同志看看,已经有哪些文章发表了,都是怎么研究的,还可以进行哪些商榷。通过这个可以看到,招商局史研究实际上很早就已经开始了,但真正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招商局史研究却是从近两年开始的。

近几年来,集团更加关注招商局史研究,招商局史研究工作大大加强。特别是在2003年,集团出资1000万改造档案馆。 2004年又在档案馆基础上成立了招商局历史博物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挖掘了很多资料。档案馆力量也加强了,调进了一些具备档案知识和历史研究知识的人员。过去的档案馆,大家利用的少些,都是经常性的档案保管工作。现在大家更注意从研究的角度去发掘史料,这是很大的转变,对推动招商局史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开馆后,我们又增加了一些实物,特别是2004年花了30万制作了2艘大船模,一艘是“伊敦”号,一艘是“海辽”号。“伊敦”号船模长4.5,在目前船模中是很大的,在今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航海展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交通部领导提出再造一条,放到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伊敦”号是中国民族航运业的第一艘现代商船,1856年建造,招商局购于1872年。而在之前中国水上运使用的都是沙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经营现代商船的民族企业。“海辽”轮也是很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条船。作为新中国成立时起义的第一艘海轮,也体现了招商局追求光明、追求进步。今年96日两艘船模入馆揭幕时,“海辽”轮船长方枕流的儿子——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方嘉德也专程来揭幕。今年11月份,“中国港口万里行”活动走进深圳港,专门附加了一个标题——“走近招商局”,专门报道招商局历史博物馆。由此可见,招商局的历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现在的招商局博物馆,除综合馆外,又建立了一些专题馆,如“招商局历史建筑”、“招商局印谱”、“招商局与航运”等。此外,建立了放映厅和专门研究招商局历史的资料馆。应该说,招商局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基本成形,这为招商局史研究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好的条件。

2、招商局史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招商局在经营管理上,在重组改革方面迈开了很大步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久前,秦晓董事长被评为“2005年中国具价值的经理人”,秦董在接受《英才》杂志采访时说,招商局近五年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2000年利润总额才九千万,2004年利润总额是57亿,在全国169家中央企业当中,招商局利润总额排在第15位,前面都是石油、电气等垄断性行业的企业。在港澳企业中,招商局利润总额排第1位。这些经营成果是招商局改革发展取得成功的一种表现,对提升招商局在中央企业以至于在国内企业中的地位和品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家更关注招商局了,这又推动我们反过来注重对自身历史的研究。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局史研究在招商局集团有很深的背景,不是说是某个人、某些人的兴趣所然,而是招商局在改革发展中有了这种需求,具备了这种条件,奠定了这种基础。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说,局史研究对推动招商局改革和发展,促进经营管理,特别是推动实现秦董提出的第三次辉煌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集团主要领导十分重视招商局史研究工作。秦晓董事长虽然来招商局时间不长,从2000年底开始接手工作,也就5年时间,但秦董对招商局历史文化的研究十分重视,积极倡导局史研究。作为集团主要领导有这个认识,对推动这项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他当招商局史研究会会长,确实不是挂名的会长,很多事情我们都跟他请示,他有很多有关局史研究的批示。因为他在北京学习,今天没能莅会,但他非常重视这次会议,包括这次会议怎么开法,他都提出了具体意见。傅育宁总裁也是十分重视局史研究工作,他在2002年还出课题,请我们补一补关于解放初期招商局的这段历史。根据傅总的要求,档案馆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在《招商局》杂志上连续刊登了《三年之变》,把这段历史尽可能地反映出来,可能反映得不全面、不准确,但毕竟我们在填补这些空白。这些表明,集团主要领导在抓好集团经营、管理和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局史的研究和文化建设,这有力地推动了我们这项工作。

二、招商局史研究的现状

    这个问题我一直想认真归纳一下。我注意到黎志刚教授已经拟写了有关国内外招商局历史研究概况的论文,作为专家,他掌握的资料多,我们也急需了解目前国内外对招商局历史是怎样研究的,他的论文出来后我们要好好研究一下。我平时注意收集购买有关招商局历史研究方面的书籍,如东亚研究所费维恺教授著的《中国的早期工业化》,社科院倪玉平博士著的《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以及《中国近代经济》等,这些书有相当多的内容涉及招商局。就社会来说,专家学者在研究中国晚清政治、经济时,特别是在研究洋务运动、漕运、创办中国航运业及近代工业、晚清民族工商业体制、人物历史时经常会涉及到招商局,这也可以看出招商局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总体看,大家对招商局历史的研究还比较零碎,没有全面把研究招商局的成果集中起来,对招商局史作系统深入研究的还远远不够,目前我们看到的只有张后铨老师主编的《招商局史(近代部分)》。关于招商局的历史,还没有成为一个单独的门类史。

    就集团来说,对招商局自身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吸引了人们的兴趣。特别是近两年来,集团对局史研究更加重视、更加主动、更加组织化。主要标志包括:

1、从少数个人的兴趣转向有组织的开展,并成为了集团的一项工作去安排,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2、研究的深度在加大。近年来关于局史研究的文章更加深入了,包括这次年会的论文还是很有价值的,例如北京公司钦祥华副总经理写的关于招商局的两次辉煌。秦董提出了创第三次辉煌,那么前两次辉煌的标志是什么?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两次辉煌与第三次辉煌有什么关系?它跟前两次辉煌的背景有什么不同?要在哪些方面有时代感、与时俱进?秦董作为集团的董事长提出了第三次辉煌,我们对前两次辉煌应该有个回应。今天我看到的这篇文章非常好,对于填补这项空白非常有意义。黄清亮研究台湾招商局的文章,也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这两个例子说明我们内部员工撰写的文章的研究深度在加强。以前我们的文章往往喜欢定性而缺乏定量,缺乏用史料来分析,和学术研究有差距。今后我们要逐步转变过来,进行深入研究。

3、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虽然我们的研究还是初步的,但还是有成果的。比如说《招商局印谱》,这是档案馆同志费了很大的劲编辑出来的。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枚枚的印章,我想为什么不能开发一下?结果档案馆同志费了很大的劲在很多历史史料中一本本地找,越找越多,越找兴趣越大,终于编印成册。今天给大家发的都是简装本,我们还印了1500本精装本,全部是宣纸、线装、有盒,作为集团客人来访的礼品。我们已经开始出现了部分研究成果,今后还要源源不断地提供局史研究的成果,这也是这几年很大的变化。现在的档案馆和几年前大不一样了,来这参观的光是省部级领导就有很多,凡是看完的没有一个不感慨的。重庆市长王鸿举参观后提议,凡是招商局哪里有大项目时,可先办一个展览,再开发。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准备做一个活动性展版,在我们已经投资的福建、重庆、青岛、宁波举办展览。我们上次在青岛的一次酒会的礼品也很简单,一块本刻版画。这边是一个招商局青岛分公司的老楼,那边是青岛分公司的大印章。说明招商局到青岛投资不是2002年才开始的,早在1928年就开始了。现在我们已经出了一些成果,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重视,也引起了员工的兴趣,也给在商业谈判和商业交往引出了很多话题。我们相信随着挖掘的深入,会出来更多的东西,也会引起大家更多的兴趣。

4、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在局史研究中,我们一直在找和企业发展的嵌合点。我以为现在就可以看到它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博物馆现在配备了比较好的解说员,会英文,这是地产控股和物流集团提出来的,因为有很多外国人去看。现在来集团访问的都领到博物馆去看,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对招商局的历史有所了解。我们还逐步以此引伸到一级公司,比如漳州开发区也办了历史陈列,凡是来漳州开发区的先看历史陈列。上周国家发改委外事司的一个司长来检查,他检查的重点是漳州。晚上6点才来到开发区,天已经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了,9点就要坐船走,所以他一来,我们就领他看漳州开发区史料陈列馆,通过这个,他了解了你耕地占用多少,良田占用多少。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不行,招商局的历史没有博物馆是不行的,领导就要费口舌去说。现在放在那里,大家浏览一遍就看清楚了。所以说,历史研究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直接支持和参与了公司的经营。其次,局史研究在创建我们的品牌,推荐我们的形象,让社会了解我们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年初我在中央党校读书时,每人有2分钟介绍自已所在的企业,每个人都说了自己企业的特点、精华,有的讲是搞外层空间,就是搞航天的,有的是造坦克的,有的是造武装直升机的,招商局有什么特点呢?没别的,我们是央企中最老的,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特色。凡是对招商局的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非常感慨、非常敬佩。再次,企业文化的建立是有“源”和“脉”的,局史研究对建立并丰富招商局独特的企业文化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集团设立了“公司日”,开展了局史研究活动,《招商局》杂志从明年起就改为月刊了,在月刊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反映局史研究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员工们对局史越来越感兴趣,从中来认识自己所服务的企业,所归属的团体,也是非常自豪的。可以说,局史研究在集团内逐渐被人们所认知、所肯定,目前走上了有组织的起步、摸索阶段。

三、招商局史研究的方向

招商局史研究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怎样为招商局今天的事业服务。对于刚建立一年的研究会来说,方向一定要把握好。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今天服务。我们不能为研究而研究。从历史研究中找出今天的“源”,从历史研究中找出我们要吸收的经验和教训,以史为戒。为今天服务也有不同的目的和需要。我个人的看法是:

招商局史研究足够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课题来研究,那么学术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1、解决重大历史的考证问题,也就是要把历史说清楚,真实地反映历史,这就需要考古、考证。你怎么看并不重要,先把本来面目告诉大家。为什么考古东西成果一出来,历史就要重写,原因就在这里。

2、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做出解释,也就是科学地解释历史。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很多有关盛宣怀的档案,我这次通过关系去看了一下,怎么样去解释它、说明它,这就是学术问题要解决的事。我看到当时的会议纪要比我们现在丰富多了,连开会人员的衣着、说话的表情都有描述,因为当时开的股东会和董事会和我们今天开的不一样,都有利益关系。

3、说古论今,指导今天。也就是运用历史研究成果,指导今天的工作,为今天服务。

招商局历史研究的社会责任更多的需要专家、学者的力量来解决,我们集团内部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适当参与,并给予支持,从我们掌握的档案中挖掘、寻找。

其次,我们自己研究自己是要为今天招商局事业服务。那么集团自身开展研究要做什么呢?

1、将研究成果以合适的方式向社会传播,扩大社会影响力。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些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让社会了解。但首先你要知道,社会上有哪些人在研究你,研究成果是什么,这些成果对招商局有什么意义,值不值得我们用适当的方式推广出去。我们要学会去找这些东西,这也是研究会应该做的事。

2将研究成果让我们的员工知道,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凝聚力。招商局企业现有员工2万人,今后队伍还会逐步扩大,在这个企业工作,应当对自己的历史有所了解,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从历史研究中总结经验教训。现在研究招商局历史更多的是反映辉煌的一面,反映反面的东西较少,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从晚清的清政府时代,走过民国,一直到解放后,招商局的历史能走到今天,它不是一贯正确地走过来的,也不是一条直线往上升的,它是有起伏的。招商局历史上有经验可以总结,也有失误可以借鉴的,甚至有问题需要揭露。如《招商局三大案》,就绝不是招商局的辉煌。这次我们准备编招商局墨宝集,有胡适的题字,我的意见是收进来,讲清背景就行了。这些年讲辉煌一面的多,总结教训的少,今后要加以研究,很多东西对招商局来说不是亮点,但对今天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也要总结。

4、寻找招商局文化的“源”和“脉”,进而影响今天企业文化的走向。我今天翻了翻钦总写的文章,其中讲到为什么它能辉煌,钦总总结出它有历史责任感,“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发展”,这一条是站得住脚的。我们要总结招商局企业文化的“源”和“脉”。就象一个国家有自己的传统、一个家有家风、一个企业也应该有它自己的风气。我们要建立起招商局特有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企业文化。历史和现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做我们的局史研究才有生命力。

    对于社会研究和我们研究会的工作,我们的态度是:积极支持社会研究,充分运用研究成果,紧紧围绕发展需要、发挥历史财富价值。我把具体意思解释一下。

第一句“积极支持社会研究”。我们的定位就是积极支持。我们今后的很多课题都要交给历史研究专家、学者去做。你研究,我们可以提供资料,提供条件。例如我们有几千条索引、有资料馆、有档案馆作后盾,有经费保证。研究成果出来了,我们出钱出版。只要是社会研究招商局的事,我们都支持,借助社会的力量替我们做事情。

第二句“充分运用研究成果”。就是专家研究出来的东西,我们要充分利用,推广它,让更多的人知道它。因此我们研究会要从应用角度,不仅仅研究原创的东西,还要研究成果的东西。

第三句“围绕集团的发展,发挥历史财富价值”。钦总的文章回应了董事长关于第三次辉煌的提法。还有就是研究会决定编辑出版的这几本书。《招商局与中国港口业》,我们专门研究了它的提纲,这本书要回答招商局为什么搞港口,招商局与中国港口业有什么关系。还有《招商局与中国地产业》、《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这是招商局的三大主业,完全是招商局的“源”和“脉”。还有三本书是反映招商局与区域发展的。第一本是《招商局与上海》。招商局有79年总部设在上海。现在招商局在上海大量投资港口、地产、金融、物流,光港口投资就55亿,我们在上海已占有一席地位。上海九号楼装修我们就花了近2000万,小红楼备受各界关注。这本书出来后,在上海一定会有影响。第二本是《招商局与深圳》。先有蛇口,后有深圳。你成立25年,我就有26年的历史,是这种关系。现在我们光在深圳西部就投资100亿。本月16日“明华”轮开张,建议组织大家去看看改造后的“明华”轮。海上世界成为深圳的三大文化广场之一,每月都要有一台广场音乐会,成为深圳的一个亮点。随着和深圳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我们要了解招商局和深圳是什么关系,它历史上的影响和今天的影响。第三本书是《招商局与香港》。从“伊敦”号首航香港,招商局就和香港发生了不解之缘。解放前夕,在光明与黑暗决战时,香港招商局举行了起义。1997年香港回归,我们冒雨升旗。这3本书一定要出来,现在香港文汇报特别感兴趣,要参加编写和印刷,我们要通过这些宣传为今天服务。还要出老照片、出墨宝集,看看有多少名人在为我们题词。所以我们要紧紧把握围绕今天的发展需要,发挥历史财富的价值。

    我今天讲这几句话,不一定概括得准确,我力图想说的是要分清楚社会研究和我们研究的功能和各自承担的责任。我们对社会研究是什么态度,我们紧紧把握的是什么,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大家同意这个基本方向,那么,我以为我们的局史研究是要把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似是而非的东西确切化,把空白的东西完整化。象“招商局”这三个字的来由、招商局的第一座楼,开始是有不同的说法,现在终于弄清楚了。比如说《三年之变》,就属于填补空白。黄清亮写的有关招商局与台湾的论文,就是使历史完整化。要使我们的历史不要断层,不仅仅要写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招商局,招商局在台湾的那段历史是什么,也要研究出来。2001年我去台湾时,看了它的展览,这边是阳明公司,那边是招商局,阳明公司是从招商局过来的。展出的很多图片和我们博物馆一样。当时我们送了一幅金泊的李鸿章奏折作为礼品,他们很高兴。就是说不管大陆的、还是台湾的招商局,都是一个请示报告下来的。秦董去台湾,阳明公司新任董事长接待了。后来他们还到香港招商局来访,其中也谈到了招商局历史研究的合作问题,他也答应先给我们光盘,台湾保留的史料很好,我们要跟他们联系,填补空白。

我们按照社会研究和自身研究合理分工的原则,科学安排研究工作。不要去做我们做不了的事,也不能不做专家不愿做我们却应该做的事,要让两者区分开。该专家做的事,我们要以适当的方式去支持他。专家队伍要扩大,目前的特邀研究员还不够,还要发掘,进而将招商局史研究会逐步发展成为社会团体性的研究会。同时也要发展我们自己,壮大员工研究队伍。要把这两股力量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局史研究既有层次,又实用。否则水平挺高,别人接受不了。不管你层次高低,不管你是大文章,还是小文章,只要是能为今天的招商局发展服务的,我们就大力支持。否则,招商局作为一个企业没必要下这么大力气去做这件事。希望大家能把握好这个问题,局史研究要能对招商局事业发展有用,被更多的人接受,使更多的人感兴趣,而不能仅成为少数人的事情。如果这个研究会是关起门搞研究,那是没有意义的。要和李鸿章研究会、盛宣怀研究会要处理好关系,争取通过交流,丰富我们的研究资料。

四、招商局史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扩大招商局的社会影响力,让社会更多地认识招商局。近两年,秦董、傅总都批示:要适度积极地加大招商局的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力。今年,傅总在年终务虚会议上又提出要扩大品牌优势。明年集团更要注重招商局的品牌宣传。局史研究要紧紧围绕扩大招商局的社会影响力,让社会更多的了解招商局。

2、有力地支持招商局的品牌建设,从独特的历史角度来促进招商局的品牌建设是明年的一项工作。招商局的品牌同一般的产品品牌不一样。究竟招商局品牌的价值是什么,特点是什么,它和产品品牌有什么不同。我曾经有个创意,出一本书,题目就叫《招商局品牌》,研究招商局品牌的特点,然后开始介绍招商局地产,招商局物流、招商局金融、招商局港口。用这本书来推动招商局的品牌宣传。外面书店有很多企业的书摆在那里,如,《华为故事》、《解密×××》,我们也要解密招商局。我曾经提出要出一本《二十世纪末的招商局》,在20世纪末时招商局是什么样,我们现在还没有回答。我们有20世纪初的招商局,没有20世纪末的招商局。只有说出上世纪末招商局是什么样子,才能说出新时期的招商局。台湾出了本100周年时的招商局。今后我们要每十年出一本。要出版130周年、140周年时的招商局,说清楚当时的状况。

3、出成果。要下决心用几年的时间拿出一批历史研究产品,包括出版物、影视作品、博物馆陈列。只有出成果,才能被大家认可。出成果要有个规划,现在规划是比较大的,初步考虑是6+2,三本行业书,三本区域书,再加上一本老照片,一本墨宝集。还考虑出招商局史料汇编,一本招商局最精华的史料书。例如李鸿章的奏折,创办轮船招商的文、收购旗昌公司的历史文件,名字可以暂称为《招商局档案精选》。专家还建议要出盛宣怀书信手稿。全部列出大约有10本书。这10本书出来后,就构成了招商局丛书。这个规划要逐步实施。2006年要出版2-3本书,《墨宝集》明年要出版,集团以此作为礼品来赠送。明年还要扎实一点地开展基础准备工作,争取在2007年招商局创立135周年纪念时,能集中出一批成果。

    今年的年会重点是研究工作,明年的研究会年会还是要低调,重点是交流成果,为2007年的年会做准备。2007年要办一个轰轰烈烈的年会,集中展示成果、奖励成果,扩大影响。要把与招商局相关的研究团体都请来,包括一史馆、二史馆、李鸿章研究会,国内外的知名专家也请来,办一个不亚于120周年研讨会的规模,会期2-3天时间,作为135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历史档案资料和图书资料,尤其是实物的收集。这次我和上海海运局的党委书记李绍德谈了,他表示支持。我和中远的工会主席也谈了,问题也不大。档案馆要提出一个向这两个单位定向收集史料的单子,还有其它的,先提出单子来,我来协调。明年要加大史料收集力度,中远、中海、交通部档案馆这三个单位要列为我们明年的重点收集单位。现交通部档案馆馆长是高波,必要时可以邀请高馆长先来访问档案馆,看看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我们缺什么东西,再回头到交通部档案馆去找。要下决心在2006年征集一批档案的实物资料进馆,为我们的改版作准备。实在争取不到的,也要列索引,指明保存在哪。图书资料的建设也要加强,和招商局无关的坚决不能买,建立一个非常有我们特色的资料馆,就叫“招商局历史资料研究馆”,介绍大家使用它,发挥资料馆的作用。总之,我们做一件事情,要考虑到它有价值,不要做无用功,没有效率不行。局史研究也要有效率,要使之真的在招商局当中占有一席地位,有为才有位。我们要从一开始就把方向紧紧地把握好,大家在研究时也要注意这些。

    我认为招商局史研究是有生命力的,原因是招商局历史绝对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的,它是一本厚厚的书,需要你去认真地去读它。我们现在是参与了这本书的编写,因此大家要有一份责任感,拿出一点精力,每年出点成果,这件事情不论是对丰富个人还是丰富企业、丰富历史都有重要意义。局史研究如果搞好了,它的价值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招商局的发展史上会浓重地写上一笔。研究会要在研究历史、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于招商局的事业发展过程当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集团也会以适当的方式对这项工作给予必要的支持,包括每年买一些书籍,提供一些资料。当然会员也要逐步扩大,无论是专家的特约研究队伍,还是我们自已的队伍都要扩大。希望能在2007年年会中看到,我们的队伍在扩大,成果也显示出来,同时又被人们所认可。如果能做到这一步,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也是有价值的,这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返回

上一篇:50年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下一篇:台湾地区收藏招商局历史档案文献情况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