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公学——西安交大历任校长简历(1896~1949)

来源: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甲午战争后,他认为欲图自强,当以培育人才,筹设学堂为先,以兴学堂为己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天津海关道时,盛宣怀奏准设立天津中西学堂,规定头等学堂应修习普通学科和专门学科,成为中国新式大学设置的雏形。光绪二十二年(1896)他赞助钟天纬在上海设立三等公学,同年11月他奏陈自强大计,分练兵、理财、育才三事,并请设立达成馆。光绪二十三年(1897),他在上海创设南洋公学,分设四院,其中师范院即师范学堂,是中国师范学校最早者之一。其余外院、中院、上院则相当于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各习四年,三级衔接,依次递升。此三级学制对中国新式系统学制的建立起了一定作用。南洋公学附设译书院,在编辑教本,大量选译和介绍各国政治、经济、法律、历史著作方面,也做出一定贡献。总之,在他担任公学督办8年多的时间里,对学校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盛宣怀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应童试,补县学生,以后屡试不第。1870年经杨宗濂推荐,入李鸿章幕,不断受提拔。李鸿章失势后,转而投靠袁世凯、张之洞等权贵,亦官亦商,历任招商局会办,电报局总办,津海关道,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职,累官至邮传部尚书。曾倾注毕生精力从事近代工矿交通事业,成为中国第一代实业家,在中国工业近代化过程中起了巨大历史推动作用,在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大型民用航运业轮船招商局后,主持创办的企业、学校有:中国第一家电信企业天津电报局、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山东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国内第一条南北干线芦汉铁路、第一家国人自办的中国通商银行、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以及湖北煤铁开采总局、华盛纺织总厂和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等。因推行铁路国有政策,激起四川保路风潮,成为辛亥革命导火线,并因此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返回后,任汉冶萍公司和招商局董事。1916年4月27日在上海病逝。著作有《愚斋存稿》、《盛宣怀未刊信稿》等。

何嗣焜(1843-1901),字梅生,江苏武进人,曾任候补知府。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同乡盛宣怀为创办南洋公学,亲至何嗣焜家,讲明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邀请何出面主持办学。他欣然担任公学第一任总理(即校长),一面在上海徐家汇购地、建房,一面暂借民房招生,主持了公学第一期师范班(中国第一个新学师范班)的开学工作。他主持公学4年有余,先后制订了《南洋公学高等小学章程》、《南洋公学章程》、《学生奖励办法及名单》等办学规条,招收各类学生300多名,派出留学生10余名。经过精心经营,使南洋公学发展初具规模。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月一日,何嗣焜为两江总督草拟有关新政计划时,不幸病逝于办公室案头。盛宣怀为表彰何嗣焜的功绩,特奏请清政府为他在国史馆立传纪念。著作有《存悔斋文稿》。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海盐武原镇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应盛宣怀之邀,进南洋公学主持译书院工作约3年,期间因公学总理何嗣焜病故于任上,遂应聘为公学代总理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约半年。后因与公学洋监院福开森意见不合而辞去总理职务,专管译书院工作。

张元济光绪十八年(1892)中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张元济被“革职永不叙用”,旋即离京到沪,任职南洋公学,主持出版严复译《原富》等一批西方社会科学著作。1902年入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长。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主持商务印书馆的编译出版事业,以学者兼出版家,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尊丰碑。

1902年初,张元济邀请热心推广新式教育的著名科学家杜亚泉编定蒙童教科书《文学初阶》第一、二卷于当年6月出版。该教材知识的广度和通俗性,为当时新式课本所仅见,颇得社会好评。同时,张元济还延请夏祐编写《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此为中国第一部章节体通史。据统计,辛亥以前,商务印书馆共出版各种课本三百七十五种。张元济对于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可谓功不可没。

从1916年起,商务印书馆开始影印国内外公私收藏的善本,如《涵芬楼秘藉》、《续古逸丛书》、《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这些书籍的影印完全由张元济主持,其用力之勤,非一般人想象得到。特别是《四部丛刊》和《百衲本二十四史》,其版本之精善,校勘之精审,印刷之精美,都是前所未有的,一直是后世出版业的典范之作。

张元济1959年病逝。著有《中华民族的人格》、《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张元济书札》、《张元济日记》、《张元济诗文》和《涉园序跋集录》等。

劳乃宣(1843-1921),字秀瑄,号玉初,又号榘斋,晚号韧叟,浙江桐乡人,生长于河北。同治进士。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出任南洋公学监督,为期不到半年,任内开办了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和公学政治班,促成了大部分中院学生赴国外留学。曾协助德国人尉礼贤将《论语》译成德文。

清光绪五年(1879)起,劳乃宣先后任南皮、完县、吴桥等县知县,杭州求是书院监院士院,浙江大学堂监督,江宁提学使。光绪三十四年任宪政编查馆参议。宣统二年(1910)任资政院议员、京师大学堂总监、学部副大臣及代理大臣。武昌起义后,作《正续共和解》,鼓吹君主立宪,反对共和,并以清朝遗老自居。曾参与张勋复辟活动,失败后寓住上海。

劳乃宣是著名的音韵学家。长期从事古代数学研究,对汉语拼音文字的提倡与推广,做出一定的贡献。通等韵字母之学,撰有《等韵一得》。主张推行简字拼音,曾奏请设立简字学堂于南京。因王照所制《官话字母》只限京音,不能推行于南方,乃增订成为《宁音谱》、《吴音谱》等,主张令人先习方音简字,再习京音简字,使方音逐渐统一于京音。民国二年(1913)“读音统一会”制定注音字母时,多采其说。1921年病逝于青岛。

著作有《各国约章汇录》、《义和拳教门源流考》、《共和正解》、《续共和正解》、《民主君主平议》《遗安录》、《古筹考释》、《合声简字谱》、《筹算浅释》、《韧叟自订年谱》、《桐乡劳先生遗书》等。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江西广信、南昌知府、总理衙门章京、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康有为等开强学会于京师,主张维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盛宣怀聘他担任南洋公学总理。他上任后致力于校务整顿与师资的安排,主张中西文并重,办好特班。

1898年沈曾植受湖广总督张之洞礼聘,任武昌两湖书院讲席。1906年任安徽布政、护理巡抚。清亡后为遗老,寓居上海。1917年曾参与张勋复辟,授学部尚书。

学识渊博,早年通汉宋儒学、文字音韵,中年治刑律,治辽金元史、西北南洋地理,并研究佛学。又究心经世之学,提倡学习西欧。余事为诗,郑孝胥、陈衍推他为“同光体之魁杰”,诗篇有《病僧行》、《鬻医篇》、《秋斋杂诗八首》等,被清朝遗老推崇为“硕学通儒”。工书法,由帖入碑,结体险峻,用笔生辣,生拙高古,奇趣横生。

著作有《蒙古源流笺证》、《西北舆地考》、《岛夷志略考证》、《元秘史笺注》、《汉律辑补》、《海日楼诗集》、《海日楼文集》、《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菌阁琐谈》、《辛丑札丛》等。

汪凤藻(1851-1918),字云章,号芝房,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毕业于同文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被盛宣怀任命为南洋公学总理。汪凤藻与前几任总理不同,平时所作所为均引起校内师生的不满。同年11月,因导致“墨水瓶事件”而自行离职。

甲午战争期间任清政府驻日公使。清末,任京师大学堂文科教务长、格致科监督等职。翻译有《富国策》(丁韪良校订,原著采用美国经济学家福塞特《AManualofPoliticalEconomy》一书),于1880年出版。协助丁韪良翻译有《公法便览》等书。

刘树屏(1857-1917),字葆良,江苏武进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甲午战争后,提倡改革教育,改龙城书院为致用精舍。后调任安徽,集资创办皖南中学。旋任上海澄衷学堂校长,代理南洋公学监督。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南洋公学发生“墨水瓶事件”后,刘出任公学总理。他根据盛宣怀的指示和自己办学的经验,公布了《整顿学堂条陈十则》,同时又改监院为斋务长,下设监学官、检查官,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下半年经盛宣怀保荐到津浦铁路南段任总办。1905年,在上海创办三星烟草厂(商办)。民国元年后刘隐居不出,曾参与编写《清史稿》,民国六年去世。

著作有《述铁路建筑时之弊》(抄本)、《毗陵刘氏宗谱》(十六卷)等。擅于楹对。

张美翊(1856-1924),字让三,浙江宁波人。光绪二十九年夏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冬,光绪三十年(1904)夏至光绪三十年冬,曾两度担任南洋公学提调兼总理。

光绪三十年,他在担任四品衔直隶知县任内被盛宣怀任命为南洋公学提调兼总理,悉心办学,聘请了数十名中外籍的教师,教育学生要学好科学知识,不要受其他思潮的影响。同年,南洋公学改属商部,根据商部尚书载振的要求,张美翊写成了“呈报公学历年办理情形”一文,并造就各项简明清册8本,呈报商部。报告阐明了办好学校的方针和措施。

著有(1)《上虞永丰乡田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民国四年(19l5),凤堂木活字本;(2)《甬上屠氏宗谱》(三十六卷首二卷末二卷),民国八年(1919),既勤堂木活字本;(3)《陈节母江太君讣家传表述》,民国九年石印本;(4)《张蹇叟先生文稿》一卷;(5)《奉化县志》六卷。

张鹤龄(1867-1908),字长孺,又字筱圃,江苏武进人,近代教育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冬,张鹤龄任南洋公学总理。次年二月,日俄战争爆发,张鹤龄就此事与张美翊、已离开南洋公学到商务印书馆任职的张元济及赵风昌、吕景瑞等人紧急磋商:“诚恐以后各国大会媾和,始终置我局外,尽失主权”,议定由张美翊收集巴黎及柏林和会资料,呈送盛宣怀,并拟请盛约瑞方、吕海寰电告清廷,奏请实行。清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张辞职,前后约半年。

张鹤龄光绪十八年(1892)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户部主事,做过京师大学堂教习、京师优级师范科副总教习,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制订了学堂章程,以后道员分发湖南,历任粮储道、按察使,光绪三十三年(1907)授奉天提学使(相当于省教育厅长),1908年卒于任所,年仅42岁。

张鹤龄治学务实,博览群书,潜心研究欧美译著,熟悉中外政治历史,提倡变法维新,与辛亥革命领导人宋教仁、黄兴等素有交往。提出中国文字繁难,必须进行文字改革。著有《变法经纬公例论》等。


杨士琦(1862-1918),字杏城,安徽泗州(今泗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商部接收了南洋公学,校名改为高等实业学堂,杨士琦任监督。杨士琦上任后对学校教务、体制等进行了一些改革。废除了总理、提调职务,设教务、斋务、庶务三长分工负责学校行政,重新制定《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章程》,明确提出“本学堂讲求实业,以能见诸实用为要旨,为振兴中国商业造就人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八月杨士琦辞职离校。

曾任农工商部侍郎、邮使大臣等职。

王清穆(1860-1941),字希林,号丹揆、农隐老人,江苏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县)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土,与唐文治共事清廷,过从至密。

光绪三十年(1904)南洋公学改隶商部,商部委派王清穆在沪先行接收。次年春王清穆代表商部到校宣布杨士琦为监督,改校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同年秋杨士琦调京工作,监督一职由王清穆代理。

王清穆早年任职户部,后历任湖北按察使、南洋宣慰使、上海南洋公学监督、浙江财政清理官、江苏财政司司长、太湖水利局督办等职。1913年前投资大生纱厂一、二两厂,后又投资大通、富安两纱厂。曾任大同商业银行董事长。

王清穆非常关心交通运输事业。光绪三十年,他以商部参议身份奏陈朝廷:“植商业之基礎,莫如内河航政一事。凡铁路之尚未通者,可藉航路控接之,凡轨路所不能达者,可由航路转输之。江、鄂诸省,若汉湘,若九南,若镇扬、镇浦、苏杭、苏沪、常镇各航路,四通八达,往往为外人所经营,其公司多不过数万金,视轨路之动需千百万者,难易迥殊,华商之力尚能兴办,洵为今日切要之举。请饬各省有航路处所,于华商轮船公司亟予保护。未设者,提倡筹办。”报可。自是小轮公司渐推渐广,闽、粤滨海之区,轮樯如织。(见《清史稿》)

光绪三十二年(1906),王清穆曾“规画江苏全路,江南自上海经松江以达浙江,北自海州入徐以达豫”。(见《清史稿》)民国三十年(1941)农历五月因病去世。

杨文骏(生卒年不详),字颐卿。1907年春杨士琦(杏城)监督辞职,邮传部派杨文骏任南洋公学监督,同年八月杨文骏辞去监督一职。

同治期间,杨文骏任香山县知县,在《查核澳门新旧租界时形节略》的奏折中,揭露了葡萄牙人对澳门的蚕食情况。光绪二十三年(1897),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人开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杨文骏是银行总董之一。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别号茹经,江苏太仓人。教育家,文学家。唐文治任交大校长14年。在交大期间,创设铁路、电机、航海、铁路管理、土木等专科,以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实业人才。辛亥革命后改学校为工科大学,即由原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改为南洋大学堂。经唐文治倾心办理,到民国元年,学校已蜚声国内,凡有志于工程技术的青年学生,莫不远道慕名而至。学校50周年校庆时,校友和师生募捐修建大礼堂,命名为“文治堂”,以资纪念。

唐文治光绪十八年(1892年)春考中进士,任户部江西司主事。甲午战争后,他向清廷呈《请挽大局以维国运折》,针砭时弊,抨击权奸,吁请严惩战败将领。光绪二十一年(1895),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他亦撰写了《呈都察院请代奏拒签辱国条约》的奏章,支持康有为的爱国行动。光绪二十九年(1903)秋,唐文治改任商部右丞,不久升任左丞、左侍郎。他宣布商政宗旨:以“保护商民,体恤商艰”为主,规定商部官吏不得自营商业,以图私利,严禁贪污纳贿。手订商律131条。这是中国有商法的开始。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唐文治以农工商部左侍郎署理尚书。不久,因母丧回原籍。从此脱离仕途,致力于教育事业。

光绪三十三年(1907)八月,唐文治就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后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辛亥革命爆发,他在校内发动捐助军饷,支援沪上起义军,并与伍廷芳等一起联合通电,要求清帝宣统逊位。五四运动时,北洋军阀镇压大批爱国学生,他曾连发3份电报给大总统徐世昌和国务院,要求保护、释放北京的被捕学生。

1920年,唐文治因目疾加深,辞去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长职务,回无锡前西溪寓所休养。是年夏,应学生高阳之请,担任私立无锡中学校长。年底,又应聘任无锡国学专修馆(后改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馆长。1935年12月,为庆贺唐文治70寿辰,交大校友和国专同学集资在无锡五里湖畔宝界山边建筑了“茹经先生纪念堂”。

解放后,无锡国专改名为中国文学院,仍由唐文治任院长。1954年4月9日,唐文治病逝于上海,终年89岁。著有《茹经堂论文集》、《茹经堂奏疏》、《茹经先生自订年谱》等。

凌鸿勋(1894-1981),字竹铭,广东番禺人。1915年本校土木工程科毕业,1917年赴美国费城AmericanBridgeCompany实习,同年任留美南洋同学会书记,与陈体诚、吴承洛、张贻志等于纽约发起组织中国工程师学会。1918年回国。1924年12月被任命为交通部南洋大学校长。在他任校长期间(民国13-16年),举办了工业展览会,修订了规章制度,恢复了每年一次的国文大会,创办了工业研究所,确定了校徽,规模宏大的体育馆也竣工落成。

1931年,凌鸿勋出任陇海铁路潼西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师,同年12月陇海铁路洛潼段建成,临时通车。1933年8月凌鸿勋离任。1934年任本校研究所顾问,兼任株韶铁路工程局局长。1936年凌鸿勋因完成粤汉铁路工程,获得中国工程师学会授予的奖章。1940年春,陇海铁路宝天段开工,次年,由民国三大工程学家:茅以升、高登榜、凌鸿勋任宝天铁路工务局长和总工程师,历经六年,耗资90亿法币,于1946年元月1日终于修成,火车通到了自古交通不便的天水。

凌鸿勋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数理组院士,1981年8月15日病逝于台北,被誉为一代工程巨子。著有《铁路工程学》、《市政工程学》、《铁路大意》、《全国铁路提要》、《台湾工业概况》、《抗战8年交通大事记》、《桥梁学》、《工厂设计》、《五十年来的中国工程师学会》、《詹天佑先生年谱》等书。

张铸(1885-?),字剑心,江苏江浦人。1905年毕业于本校高等预科,同年派赴英国留学。1921年5月至1922年7月担任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主任,他认为学校为培养人才而设,以学生为主体,学校要得到好的名誉,学生应担负一大部分责任。他要求学生们实践“勤、慎、忠、信、恒”五个字,坚持下去,即成了一种习惯,就不会受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所影响。

叶恭绰(1881-1968),广东番禺人。字裕甫、玉甫、玉父、誉虎,号遐庵、遐翁,原籍浙江余姚,后迁广东番禺。京师大学堂化学馆毕业,清末举人,后留学日本。1920年12月他任交通总长时,以“交通要改亟需专才”为由提出将部属的四所学校即: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道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以南洋为中坚”合并成一个学校,并定名为交通大学,同时组成董事会,并被选举担任校长。

曾任芦汉铁路督办,1912年后任交通部总长,兼理交通银行、交通大学。1916年任冯国璋秘书。1920年起任交通总长,支持金城、周肇祥等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1923年应孙中山召,任广东军政府财政部长。1927年后,历任关税特别委员会委员、国学馆馆长等职。

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常委,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北京中国画院院长。晚年专事著述,擅书法、绘画,书风峭拔刚健,绰约多姿。画以兰竹松石为主,尤喜画竹,多取元人神韵。曾将所藏大量典籍、书画、文物重器尽献于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等地博物馆。1968年病逝。著作有《交通救国论》、《五代十国文》、《历代藏经考略》、《全清词钞》、《遐庵汇稿》、《遐庵谈艺录》、《遐庵清秘录》、《叶恭绰书画集》等。

陆梦熊(1881-1940),字渭渔,江苏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县)人。1922年5月,交通总长指派当时任交通部参事的陆梦熊兼任交通大学校长。就职后,因“非法校长做了许多非法的事”(非法校长是指未经董事会推举,非法事是指撤董事会、变更学制、撤换主任、引用私人等),引起师生反对。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新上任的交通总长高恩洪不得不口头允诺重组董事会,并迫使陆梦熊辞职,前后仅1个月。

陆梦熊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授商科进士。先后在清政府邮传部、宪政编查馆、京师大学堂任职。民国成立,任北洋政府交通部参事兼京汉铁路局副局长。1913年为政治会议议员。次年任邮电学校校长。1925年任交通部次长。1931年任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投靠日伪。1939年任青岛特别市警察局局长,嗣调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实业部次长,不久病死。

关赓麟(1880-1962),字颖人、伯辰,广东南海人。1922年夏~1922年秋,曾任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校长。时学校“驱陆学潮”尚未平息,并进而发展成为“力争董会”运动。1922年6月22日,国务会议议决将交通大学改设上海、唐山两校,学校进行第二次改组。于七月底结束交大任职。

1904年中进士。嗣赴日留学。归国后,历任财政部秘书,交通部路政司司长、联运处处长、编译处处长,铁路总局提调,京汉铁路会办、总办、局长,川粤汉铁路督办,铁道部参事、交通史编纂委员会委员长、交通法规编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业务司司长兼联运处处长、平汉铁路管理局局长等,其间曾任北平交通大学及铁路大学校长。

1956年,曾列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工诗词,曾组织成立锑园诗社、咫社词社。著有《瀛谭》、《交通史总务编》、《交通史路政编》等。

卢炳田(生卒年不详),字孔生,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922年8月北洋政府派卢任交通部南洋大学校长。后因董事会问题,被迫于1923年4月27日辞职离校。

陈杜衡(1864-?),字芳斋,河北省人。1923年4月,陈杜衡被任命为交通部南洋大学校长,1924年12月离校。

李范一(1891-1976),湖北人,清末秀才。1927年国民革命军进驻上海指派李范一为南洋大学接管人。李上任后,聘请陈石英等五教授为校务委员,组织校务委员会。李范一于1927年6月离校。

1949年,李范一曾以工商界代表名义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76年在北京病逝。

符鼎升(1897-?),字九铭,江西宜黄人。1927年6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通知:“前已派吴健为校长。在吴校长未接事前,派符鼎升替代。”由于吴健一直未到任,因此由符鼎升替代校长。6月底国民政府命令“南洋大学停办,听候改组”。7月间交通部决定将南洋大学改称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7月22日,交通部正式成立由符鼎升等8人组成的第一交通大学筹备委员会。该委员会对学校的组成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不久,交通部正式委任符鼎升代理第一交通大学校长。由于当时战争等因素引起的学校经费紧张,校方向每个学生增收的学费比以往增加了一倍,引起了学生的强烈不满,符鼎升不得不于1928年2月辞职。

辛亥革命后,符鼎升曾任《大共和日报》(中华民国联合会机关报,1912)驻会干事,同盟会教育司司长。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山阴县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清光绪二十七年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28年2月兼任交通部直辖第一交通大学校长。蔡元培在任交通大学校长期间,严格要求学生,强调学生需具有较全面的知识,提出了“三科(理科、工科、管理科)并重”的方针,随即建立了国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五个系。同年4月任中央研究院院长,6月因政务繁忙辞去交通大学校长职务。

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在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1927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因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命为大学院院长。1928年辞去各行政职务,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主要著作有:《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国伦理学史》、《欧洲美学小史》,编有《蔡元培选集》、《蔡元培教育文选》。

王伯群(1885-1944),名文选,字伯群,贵州兴义人。1928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交通部部长兼招商局监督。同年7月1日,王伯群兼任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校长。10月,国民党政府中央增设铁道部,学校改隶铁道部,称铁道部交通大学。王伯群辞去校长职务。

王伯群1905年入日本大冢弘文学院学习,后考入日本中央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10年入该校研究院深造。留日期间参加同盟会。清宣统三年(1911)回国参加辛亥革命,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创办上海大共和报。1915年,发动贵州军政要员参与讨伐袁世凯,投入护国和护法运动。1919年南北议和时,任南方代表。1922年春,任贵州省省长。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曾为上海财政委员会委员。1927年后历任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交通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

1928年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率部分厦大师生迁至上海,在王伯群等人的资助下,创建私立大厦大学,王任董事长,后又兼任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大厦大学辗转迁到贵阳。王伯群回到家乡,领导大厦流亡办学。1944年12月,日寇进犯黔南,焚烧独山,王伯群奔赴重庆商讨大厦大学去留事,于12月12日病逝于重庆。

孙科(1891-1973),字哲生,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孙中山之子。1928年11月兼任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本部校长。孙科任交通大学校长后,改订交大组织系统,增设副校长,以总务部、训育部分掌事务、训育事宜;鉴于科学教育的重要,和副校长黎照寰决定将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系扩充为科学学院,经过一年多的积极筹备,于1930年9月正式成立了科学学院。

早年赴美留学。1916年归国,任广东大元帅府秘书。1917年后任广州非常国会和外交部秘书,兼非常国会书记,《广州时报》总编辑。1921年任广州治河督办。1922年任广州特别市市长。1924年任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此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常务委员、广州市长、广东省建设厅厅长、国民党青年部部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1927年7月宁汉合流后,历任国民政府建设部部长、财政部部长、考试院副院长。

1931年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1932~1948年任立法院院长。1936年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曾以特使身份三访莫斯科,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中苏商务条约》。1945年任国民党政府副主席、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1949年反对李宗仁与中共和平谈判。同年3月辞职去美国。1964年到台湾,任“总统府”资政,“考试院”院长。1973年9月13日卒于台北。著有《八十述略》等。

黎照寰(1888-1968),字曜生,广东南海人。美国夏佛福大学理科学士,纽约大学商科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科硕士,本薛文义大学政治科硕士。在美国留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历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香港工商银行行长,广东航政局长,广东通商银行经理,国民政府财政部参事,国民政府广九铁路管理局长,交通部铁路处长,铁道部参事,铁道部次长等职。1932年12月,曾与宋庆龄、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29年6月,他以铁道部次长身份兼交通大学副校长,1930年10月被正式任命为交通大学校长后,辞去铁道部次长职务,专心办学,提倡科研,将本校原工业研究所扩建并更名为交通大学研究所,亲自兼任所长。黎照寰任职12年间,继承和发扬了交大的优良办学传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思想,主张:“凡学生须注重于德智体三育上之修养,盖学生于学识上须有充分之涵养,于体格上须练成健全之体魄,于道德上须有相当之训练,才识丰,体力雄,志行高,俱此三者,始能任重致远,为国效劳。”在黎照寰与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交大初步成为一所理、工、管相结合的研究型大学。为了表彰黎照寰为中国高等教育做出的成绩,美国夏佛福大学百年校庆时,专门来函授予黎照寰名誉博士学位。

淞沪抗战进行期间,黎照寰主动将交大校舍提供给宋庆龄作为“上海国民伤兵医院”,该校舍一个进口在华界、另一个进口在“中立的”法租界,伤兵从前一个进口入内而医生、护士则可从后一个进口入内。手术室和病房都在安全的靠法租界一边,由此挽救了许多抗日将士的生命。

1929年后,黎照寰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历任交通大学教授、副校长、校长,浙江之江大学教授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1968年9月16日逝世。著有《中山先生之革命政策》、《中国国民党政策》、《交通大学之沿革》等。

徐名材(1889-1951),字百隽,浙江鄞县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于南洋公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1922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1936年负责主编出版了《交通大学四十周年纪念刊》。1940年8月至1941年7月任交大重庆分校主任。在担任交大重庆分校主任期间,提出学校“以研究高深学术,培植建设人才为宗旨”。他主持校务建设,起草各种章程,制定了《国立交通大学分校组织大纲》和教务、训导、总务等方面的章程及办事细则,作为办学的依据。

1917年,徐名材由海外留学归国后,曾任汉阳钢铁厂工程师,负责化验工作。1937年,徐名材参加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派出的以吴蕴初为首的赴欧考察团,在德国洽购人造石油技术和设备,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归国回到交通大学任教。1938年8月,徐名材赴重庆,在资源委员会任化工处处长。1941年3月,徐名材接办重庆动力油料厂任厂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徐名材赴日任国民政府驻日代表团成员,向日本交涉索回永利铔厂的硝酸装置等在战争期间被日军从中国拆走的化工设备,做出了贡献。1946年,徐名材回国,在上海任中央化工厂筹备处主任,为上海化工厂、南京化工厂和重庆化工厂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1949年,上海人民政府成立,徐名材任华东工业部化工处处长,并一度兼任轻工业部上海工业试验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组织科技人才支援各地建设、组织恢复华东化工生产、组织企业调整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均有贡献。

徐名材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技术,心系化工事业,注重科技人才。1951年11月8日在上海病逝。著作有《NotesonEngineeringChemistry》、《油漆实验报告》(第1~3号)等。

张廷金(1886-1959),字贡九,江苏无锡人。本校电机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电机科硕士。归国后回校任电机科教员、教授。1921年12月暂行代理交通大学沪校副主任,次年5月起任副主任,6月接任主任。7月学校改为南洋大学,张任代理校长、代理教务长,主持教务近一年后离校。1927年7月南洋大学更名为第一交通大学,8月张复归母校,受聘为电机科科长兼教授。1937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将交大原有的土木、机械、电机工程学院合并为工学院,张为首任院长。1942年8月,汪伪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交大,黎照寰校长愤然离职,张任校长,1945年秋辞职。尔后,曾任东南大学电机、机械两系主任,吴淞、南京无线电台工程师。本校电机工程学院院长兼教授,研究所电气组主任。

1917年,学校新设无线电实验,张廷金研制成国内第一部大功率电台,收发距离远及日本长崎。1934年10月,张廷金等人发起成立“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他被推举为学会会刊《电工》杂志的编委。译有《科学的工厂管理法》。

吴保丰(1899-1963),字嘉谷,江苏昆山人。192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上海学校电机科。1941年7月,任交大重庆分校主任。次年8月重庆九龙坡新校舍落成后,成立了国立交通大学本部,吴代理校长。陆续增设土木、航空、造船、工业管理、运输管理、财务管理及电信管理各系,与轮机、航海、电信等专修科,主持制定了《新订工厂实习规则》、《国立交通大学分校组织大纲》等有关规章。1944年起正式就任校长。1946年交大复原回沪后,继续担任校长。在反蒋爱国运动中,多方设法掩护进步学生的安全,曾用自己的汽车将中共地下党员周寿昌营救脱险。1947年7月被迫辞职。

1936年,任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著作有《十年来的中国广播事业》(收入《十年来的中国》,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第一版)等。

程孝刚(1892-1977),字叔时,江西宜黄人。1909年入江西省高等学堂读理科。1912年考取省公费留美。1913年秋入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专业,1917年获学士及硕士学位。1947年9月任交通大学校长,订定《国立交通大学教授会简则》。同年成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选人,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总会会长等职。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反对美国扶持日本。同情支持学生运动,保护了一批进步同学。1948年6月被迫辞去交大校长职务。

程孝刚在美国学成毕业后,曾赴鲍尔温(Buldwin)机车制造工厂实习,在设计室和生产的各个主要工序,结合专业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实践。1918年在纽约发起组织“中国工程学会”,学会后迁国内,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前身。

1919年至1947年,历任中东、津浦、胶济、北宁、粤汉等铁路局的技术监管员、机务工程司、机务段长、处长;济南、浦镇、株洲等机车工厂的工程司、车间主任、厂长、筹建处长等职务;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技监,分管铁道方面最高技术决策。1928年担任国立交通大学秘书长,校长蔡元培实际未到职,由程代主校政。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浙江大学教授,交通大学教授、系主任、校务委员、副校长。历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辞海》副主编兼机械工程分科主编。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科技协会副主席。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程孝刚在交大工作的时间累计有25年之久。1977年8月病逝于上海。

在铁路工程方面造诣很深,对机车车辆制造、修理与运用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对机车的性能与运转方面深有研究。曾率领专家考察日本铁道工厂及有关技术部门,回国后在津浦铁路上加以运用,成绩显著。创建湖南株洲机厂,并试制成功两用汽车(轨用及陆用)。在桂林机厂将10轮大卡车改造为铁路轻型简易机车,对当时解决仅有铁路线上的牵引动力以及以后的铁路工务用牵引车提供了研究方向和方法。著作有《轻便机车试验报告》、《十年来铁路机车的发展》等。

王之卓(1909-2002),男,河北丰润人。1932年毕业于本校土木工程学院构造门,柏林工科大学博士,曾任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地理研究所测量组研究员、国防部测量局第二处处长等职。1946年回母校任教授、工学院院长;1947年,任交通大学代理校长、校长等职。王之卓出任交通大学校长期间,时值上海解放前夕,能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勉力维持办学局面,尽力保护校产和人才,为保存交通大学迎接解放与上海军管会的接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之卓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解放后历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教授,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二届(1985-1995)副主任。湖北省第六、七、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校长、武汉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工科评议组成员、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名誉会员,是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教育家。2002年5月18日病逝于武汉。

在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有杰出的成就和贡献。在中国首先导出“利用电子计算机解算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公式”,并主持研制出中国最早的航测软件——航带法区域网平差程序,在全国推广,成为当时中国航测加密生产的主要方法。首次提出中国摄影测量自动化要走数字化道路;与张祖勋教授主持和领导的“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的理论和方法”课题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著有《摄影测量原理》、《摄影测量原理续编》,获1982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88年全国高等学校首次教材评优特等奖。英文著作“PrinciplesofPhotogrammetry”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主席贝尔教授称赞该书“这是当前可能提供使用的、内容最广博的、表达最清楚的一本书,反映了摄影测量及遥感的当代发展”。该书1992年荣获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他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的构想,在国内率先论证了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关系,领导和实施“专业改造系统工程”,将“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成功改造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并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学科。1998年,王之卓院士荣获中国科学最高奖项之一——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吴有训(1897-1977),字正之,江西高安人,是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1921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随康普顿教授从事物理学研究,1926年获博士学位。1948年,他辞去中央大学校长之职,专任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1949年,上海市军管会任命吴有训为国立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有训主持工作一年有余,对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学校,制定《国立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组织章程》、《国立交通大学行政系统组织条例》《国立交通大学教员服务规则》,组织实施暨南大学理学院与交大合并,建立学校防空委员会,筹备学校教育工作者工会,组织召开学校第一届师生员工代表大会,树立史霄雯、穆汉祥两烈士纪念墓碑,参与院系的初步调整等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吴有训在美国留学期间,参与了康普顿教授领导下的X射线散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验证了某些X射线经散射后波长的变化。1924年他与康普顿合作发表了《经过轻元素散射的铝(Ka)射线的波长》,因此,物理学界把某些X射线经散射后波长变长的现象称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康——吴效应在现代物理学发展进程中有重要地位。康——吴效应导致了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一个相反的命题:既然光波呈粒子效应,那么粒子为什么不能具有波的效应呢?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的理论;当薛定谔知道了“物质波”理论时又迅速将其发展为量子波动力学,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因此可以说,在普朗克、玻尔等人开创的现代物理学中,吴有训做出了杰出贡献。

吴有训回国后,192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数理化学部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被选为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常委委员。著有《X射线与电子》等。

 


返回

上一篇:南洋公学—西安交大历任行政领导名录(1896-1949年)

下一篇:南洋公学——西安交大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