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南洋公学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网

 

刘露茜

交大与南洋

“南洋“,泛指华东沿海一带。清末民初,称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为“南洋”,称江苏以北沿海各省为“北洋”。交大与“南洋”这两个字的关系是在一八九六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腐朽的清政府已经面临摇摇欲坠的困境,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洋务派打出了大办“洋务”“富国强兵”的旗号,开商埠,办洋行,大兴西文西艺,还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南洋公学”就是在这阵兴新学的气候下诞生的,这是我校创建时所定的校名,它的创办人盛宣怀就是李鸿章办洋务的得力干材。

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二年,唐文治长校期间,曾把“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改名为“南洋大学堂”,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七年,我校正式定名“南洋大学”。隶属交通部后,停止使用这一校名,逐步改为“交通大学”。四十年代初期,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践踏上海时,原校沦陷,爱国师生把学校迁入法租界内。为了表明学校的传统和区别于日伪占领原校等情况,又用了“私立南洋大学”的名称。虽然仅是一个名称,但却和每一时期的历史状况、人民的思想紧紧相连,反映着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愿望。

盛宣怀办新式高等学堂在我国教育史上是较早的。一八九五年,他在天津创办了“北洋大学”(现在的天津大学)。一八九六年,他又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即我校)。当初为何取名“南洋公学”呢?一是北洋早建一年,南洋后建,因而“南洋”公学是针对“北洋”大学而定名的;二是从地理位置上讲,北洋是在北边,南洋正处在江苏沿海。另外,当时搞洋务的人都喜欢用一个“洋”字,以学习西洋为美事。

“南洋公学”诞生后,师生们勤奋攻读,辛苦操劳,为国家民族争光,把“南洋公学”办成了培养出类拔萃人才的名牌学校。

一九二二年,孙中山曾为“南洋大学”办的《南洋周刊》亲笔题写“南洋”二字,给“南洋”师生极大的鼓舞,又为“南洋”增添了进步、革命的色彩。“南洋”两字在校园里便风行起来,南洋校友联谊会、南洋戏社、南洋友声……。当时正是大革命兴起之时,我校的进步学生在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活动,高举“南洋”校旗,走在学生运动的前列。加之教学传统优良,学生成绩优异,使“南洋”名噪江南,声誉全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了国内外著名学府。从此,师生以“南洋”而自豪,“南洋”这两个字也就和我校代代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怀

盛宣怀是江苏武进人,秀才出身。曾办过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工作,又是华盛纺织厂的总负责人。一八九六年后,他接办了湖北汉阳铁厂,筹办了芦汉铁路,开办萍乡煤矿、中国通商银行等,洋务事业逐步扩大,官位级级上升。洋务派的首领张之洞等人称赞他是通晓官法商业 洋务的能人,在洋务派掌握的轮、电、煤、纺四大企业中,他直接管理的有三大企业,是清末洋务派官吏中最大的工商业资本家。

但他深感不足的是本大臣不谙文语,每逢办理交涉,备尝艰苦,感到要继续巩固地位发展事业,必须培养为他服务的人材。于是,他给清政府上奏: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西国人材之盛皆出于学堂。在得到政府渝令允许后,他就先后开办了北洋大学南洋大学等新式学堂,着意培养懂得西文西艺(外语与科技)的人材,培养巩固清朝政权的政治家。

他办的学校要求首先学习英、法、日语言文字;学法律、公法、政治学、通商法、商税法;学习天算、舆地、格致、制造、汽机、矿冶等。同时,随着事业的变化,他及时改变专业设置,及时添设新的学科。例如,南洋公学在创办之初,因为还是私塾当道,科举盛行的时候,没有教师也没有学生来源。他就首先开办了师范院,从培养教师开始办学,次年又办了外院(小学),从小学开始,然后升中学,升大学,解决公学学生无来源的困难。为了迅速培养翻译人材,他又办了译书院,东文学堂,从现在看来就是外语专业了。为了适应清政府经济特科的选拔,他又精心开办了特班,专门培养政府官吏。为了铁路事业的发展,他还办了铁路班

盛宣怀办学的基本方针,是照本贯彻洋务派的教育思想,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除了聘请中国的国学名家教授中国经史子集外,还聘请了洋人来教数理化和外语。除了聘请中国专家张焕伦作教务长外,又聘了美国人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为学校的监督(督学、洋教务长,这是因为清朝末年新办的学堂都设监督这一官职而定的)。他是办洋务的忙人,学校的具体管理聘请了同乡好友何梅生作总理(校长)。他又不愿意放弃权力,因此自称为公学的督办”(这是清朝末年身份特别高的临时机构主管官的名称)。因而,他也就成了这所学校的最高的领导者了。

公学的经费由盛宣怀主管的招商局、电报局的商人捐献,每年十万两银子,这也是向外国人学来的。当时西欧一些国家学校的经费凡半由商人资助,半由国家付给,统称公学。南洋公学的学生食宿都是公费,师范生还发给津贴,兼课的师范生还拿薪金。所以清寒子弟都愿来报考南洋公学

一九OO年,盛宣怀参与了英美策划的东南互保活动,订立了东南保护约款,保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西太后十分赏识他,盛宣怀的官愈大,野心愈大,清政府提升他为工部左侍郎、商约大臣、邮传部尚书、皇族内阁邮传部大臣。他投靠帝国主义,用铁路国有的名义,将商办的川汉、粤汉干线作为抵押,借外债,出卖我国铁路矿山主权,激起了铁路风潮,引起人民公愤。

阶级矛盾,统治者内部倾轧,使他的地位日益削弱。不久,商部戴振等即派杨士琦接管公学,改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一九O五年春天,盛宣怀结束了在我校的职权,脱离本校,以后,他逃亡日本,还继续搞出卖汉冶萍企业的活动。一九一六年四月在上海病逝。

师范院的缘由

南洋公学作为新式学堂诞生后,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无师资。在私塾遍布、科举风行之时,人们心目中的教育还是读经考八股,走科举仕途,得荣华富贵。教师也还是私塾老先生和孔子圣位。对分班集体听课,有秩序的安排课程,讲西文西艺的事,既十分新鲜又等待观望。

盛宣怀等认为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务中之先务,除了聘请部分外国教师外,主要靠自己培养教师。一八九七年二月他张榜招贤,选拔师资;同时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招生考试。招生广告上用不取修膳咨送出洋择优奖赏优予出身为诱,向私塾竞争人材。因为不收钱,送出国,还给官做,一时间吸引了许多人。据回忆,各省前来应考的达数干人之多,其中多数是清寒子弟,也有一部分人是不满科举的有志之士。经过不拘一格的严格挑选,百里挑一,第一次录取了师范生四十名。他们都是二十至三十岁的青年人,其中许多人已是举人、廪贡生。

一八九七年四月七日(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六日),公学师范院借徐家汇一所民房正式开学了。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新式的师范院的诞生。

师范院学生的中文基础较好,但西文西艺一点不懂。学校聘请了外国教师福开森、薛来西、勒劳尔、乐提摩等讲授外语和数理化知识;中国教师有著名的翻译家李维格,数学教师陈诸藻,物理教师陆之平,化学教师黄国英等。每天按钟点上五六节课,学生按程度高低分班;课程有英文、日文、德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中文课由学生自选自学为主,教师辅导,好像读研究生。

为了使师范生能够边学习边实践,同时也解决中学、大学学生来源,一八九七年又办了一所外院(即小学)。要冲破旧的教育制度,动员孩子上新式学堂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当时招来的小学生都是十多岁到十七八岁的,程度也参差不齐。学校从师范生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作外院的教师,组织他们自编教材,自己翻译教科书,一边学一边教,把这所小学办得颇有生气,闻名全国,因而也逐渐吸引了许多优良人材,如民族英雄蔡锷就是在一八九九年考进公学外院读书的。当时他的名字叫蔡良寅。

师范院和外院学生在校受极其严格的训练,管理十分苛刻。除了给予新的科学知识外,还要受封建伦理的束缚,要朝圣拜孔读经,以保存国粹。

公学的师生都十分爱国爱校,以国家民族兴亡为己任,都十分刻苦的攻读西文西艺等新知识,发愤要为社会作一番事业。当时学校有校歌叫勤勉歌,教育学生勤读,讲礼节,守纪律,做对社会有益的人。师范院有院歌《警醒歌》,是教务长张焕伦撰写的,反映青年在国家民族沉沦时要立大志,鼓舞青年刻苦读书为国家为民族挑大梁,自觉奋发,不作碧眼奴,歌词悲愤激昂。每逢初一、十五,校长率领全体师生淋浴后,戴大帽子,穿长袍,着大袖对襟的天青马褂,脚登尖头靴,集体到圣位(孔子牌位)前行三跪九叩礼,然后箫管齐奏,师生和声高唱。据校友回忆,唱时十分庄严肃穆,唱到高昂处,师生皆泪下。歌词的内容到他们年迈时,仍念念不忘。

师范院共办了七年(一八九七——一九O)招收了七十二名学生,为我国新式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育家和实业家,如陈懋治、沈庆鸿等等。
返回

上一篇:洋务运动期间(1875-1895)北洋聘用洋员详细资料

下一篇:西方势力与晚清漕粮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