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百年巨舰与深圳特区同歌而行

                                                  20080901深圳特区报 

编者按:30年前,发韧于清朝洋务运动的百年巨舰——招商局缓缓驶入深圳湾,创办了蛇口工业区,拉响参与改革开放的靠港汽笛。自此,中国改革开放30年,招商局与深圳同歌而行。一个百年企业,一座新生城市,奏起了激情磅礴的改革二重唱,在率先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不少振聋发聩的历史回响:率先提出“时间就是金钱”口号,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雏形,率先进行住房、干部人事等一系列制度变革……藉此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本报将刊发系列报道,回顾招商局与深圳的一幕幕精彩互动、激情燃烧的岁月。

今年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非同一般的30年进程中,蛇口,这个曾经的“特区中的特区”,则是绚烂多姿的改革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在这里,响起了改革开放的开山第一炮,发出了冲出思想禁锢的呐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创造了举国瞩目的“蛇口模式”,率先推行工程招投标、干部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试验。蛇口,一度是中国改革时代璀璨夺目的坐标。

殊不知,在蛇口耀眼光环背后,推动它勇于求变求新的,是百年老企业——招商局。这家创办于洋务运动中的中国近代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曾承载着近代中国产业救国的梦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风起云涌的关键时刻,招商局这艘百年巨舰与改革开放共同起航,它又一次站到了改革的潮头浪尖。

渡海而来创办蛇口工业区

走进大南山脚下的招商局历史博物馆,看着一幅幅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老照片,不禁让人对这家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字号企业产生无限感慨和深深敬意。

创立于1872年的招商局拥有很多彪炳史册的传奇经历,在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关头,它总是展示出特有的开拓精神,成为那个时期的重要符号。

招商局在历史上曾创造了多个第一,组建中国近代第一支商船队,开创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家保险公司——仁和保险公司,建设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创办第一家钢铁煤炭联合企业——汉冶萍厂矿公司,发行中国第一张股票。是它,带动了一批新兴民族工商企业的兴起,牵引着中国近代经济列车缓缓前行。

建国初期,香港招商局13艘海轮高举义旗,投入了新中国的怀抱。但是,受当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招商局业务几陷停顿,至上世纪70代末,百年老店只从事单一航运业务,财产仅13亿港元,在香港工商界影响甚微。

 

困顿中的招商局急欲求变

 

袁庚于1978年来到招商局出任常务副董事长,被称为招商局第29代“掌门人”,在招商局力求变革重新崛起的紧要关头,他以极大的热情和敏锐的嗅觉,关注南部省份正在酝酿的改革风暴,并将这场改革与招商局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带领招商局从香港渡海而来,在对岸宝安县创办了蛇口工业区,打响了深圳特区建设的第一炮。

据招商局一些老同志回忆,当时招商局意欲发展成综合性大企业,需要兴办一些与航运相关的工业企业,而当时香港地价昂贵,劳动力短缺,招商局遂将目光投向了对岸的宝安县。

根据招商局历史博物馆的史料记载,197811月,袁庚等人赴广州与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刘田夫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商谈在广东省沿海邻近香港过境地区筹建工业区事宜,得到广东省大力支持,由此拉开了筹建工业区的序幕。随后,当时的招商局总经理金石在12月前往宝安县深圳镇实地考察选址,24日,赴广州正式提出选择蛇口创办工业区的建议。

创办工业区是中国亘古未有之事,对招商局也是空前之举,此事必须报请中央批准。1979131,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袁庚带着的一张香港地图上,用铅笔在南头半岛与陆地交界处画了粗粗两条线,说道:“就给你们这个半岛(南头半岛)了。”国务院正式批准招商局在蛇口筹建工业区的请示,宣告了新中国第一个成片开发区——蛇口工业区的诞生。

 

蛇口成改革开放的“试管”

 

1979720,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南海之滨虎崖山下腾起开山炮的硝烟,隆隆爆破声和马达轰鸣声,汇成一曲空前嘹亮而欢乐的乐章,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袁庚带领着招商局在这片2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实验。

据蛇口工业区原总工程师孙绍先介绍,招商局开发蛇口是以兴建港口为中心进行。袁庚曾说过:“港口是蛇口和整个深圳特区的生命线。”在港口建设的同时,招商局在蛇口进行“五通一平”,提出“三个为主,五不引进”的方针,创造一流的投资软、硬环境,在深圳乃至全国最先引进三资企业,使蛇口成为全国外资企业最密集的园区,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多个第一。与此同时,招商局加快了对蛇口区域环境的改造,当年的边陲小镇被建设成美丽如画的国际小区。

更难能可贵的是,招商局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澎湃的创新激情,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对旧有观念进行颠覆,提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以振聋发聩之势响彻中国上空,成为当时观念更新的一座丰碑。原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对此发表评论说:“这句话打破了人们谈钱色变的传统观念,更带给人们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效率观和价值观。”

在这句口号的激励下,招商局在蛇口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率先推行工程招标,拉开了深圳市基建体制改革的序幕,为中国基建体制改革起到了先锋和探路者的作用;“4分钱”奖金风波牵动中南海,招商局由此在蛇口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在全国首次实行人才公开招聘,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1981年,蛇口工业区第一批职工住宅水湾头B区四栋楼竣工,七八十户职工喜迁新居,由此迈出了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第一步。从1981年起,蛇口工业区全面推行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招商局还在蛇口尝试金融体制改革,创办了招商银行。

袁庚是这一系列改革的最有力推动者,他在推进改革时曾说道:“我希望人们把蛇口看作一根试管,一根注入外来有益的经济因素对传统式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试管。”蛇口,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管”,它为即将迎来经济起步和高速发展的中国验证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可行性,并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教训。

原蛇口工业区总经理乔胜利1980年就来到蛇口,差不多全程参与了这些改革。采访中,他表示:“蛇口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杀出一条血路。很多改革在当时都轰动一时,有些甚至被误解和质疑,但时至今日已被全国所普遍理解、认同、接纳和推行。”

过永鲁,曾任蛇口工业区研究室副主任,从1985年至1990年在袁庚身边工作了5年。一谈起那段激情燃烧的改革岁月他就很激动,他说:“蛇口的意义不在于改革的开山第一炮,也不在于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它是从经济到政治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建设的方法到政治建设方法的全新探索,这些探索有很多陆续被全国采用,如工资制度、住房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

 

开启招商局第二次辉煌

 

百年前的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百年之后,以袁庚为代表的招商局人通过创办蛇口工业区,迎来了这家百年企业的第二次辉煌。

招商局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蛇口工业区的创办推动了招商局超常规发展,集团资产由13亿迅速膨胀至180多亿。从1979年到1992年,招商局以蛇口工业区为基础,相继开辟了港口、金融、地产、物流、工业、科技、园区开发等业务。与此同时,招商局在香港也开始恢复建立船队,发展航运业务,其实力得到快速增长,从一家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为综合性企业集团,在海外工商界有着广泛影响。据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末,招商局下属各类企业达380家,总资产达180亿港元。

蛇口工业区的创办更为招商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价值观念的更新和各项改革的推进,招商人迸发出敢干、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和勃勃生机。尊重经济规律、按合同办事在这里蔚然成风,人们的市场意识、契约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企业民主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蛇口工业区,招商局对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建设进行了最早探索,民主、平等,以人为本,尊重人、解放人、培养人,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正是在招商局这种创新文化的熏陶下,蛇口工业区以其开放、民主、法制的理念塑造了一种全新的创业氛围,使得蛇口成为当时中国创业的热土,小小的犄角之地走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招商地产、金蝶软件、开发科技、安科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蛇口也因此被称为单位面积培育知名企业最多的地方。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有关专家表示,蛇口的企业群落,将作为30年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直接影响中国微观经济在本世纪的走向,而招商局从蛇口培育起来的港口、金融、地产等业务有望成为创造第三次辉煌的基石。(本报记者王晓晴)

返回

下一篇:中国唯一超级油轮船队经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