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风波

 
  1988年1月3日,在蛇口招商大厦九层一个普通会议室产生了一次激烈的争论。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风波,最后竟震荡全国,久而不息,甚至在海外也引起强烈反响。
  那天,中国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报告员李燕杰、曲啸和彭清一与近70名蛇口青年举行“青年教育专家与蛇口青年座谈会”,会议由共青团蛇口区委组织。会上,蛇口青年与三位专家就有关问题产生了较为激烈的争论。
  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
  一是“来深圳是创业还是淘金”。有专家在发言中提到,有个别人来深圳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别人创造的财富中捞一把,这就是极少数淘金者,特区不欢迎这样的淘金者。而蛇口青年认为,“淘金者”赚钱,没有触犯法律,无所谓过错,“淘金者”来蛇口的直接动机是赚钱,但客观上也为蛇口建设出了力,“淘金者”并没有什么不好。
  二是“蛇口体现了中国特色还是外国特色”。青年教育专家认为,美国姓“资”,搞的是资本主义,我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区,两者没有共同之处,我们不能用资本主义开发西部的办法来建设特区。蛇口青年对此则认为,这样僵化地划分姓“资”还是姓“社”,不利于改革的深入发展,不利于汲取全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不利于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
  三是对个体户办公益事业的看法问题。青年教育专家认为“有许多个体户把收入的很大部分献给了国家,办了公益事业”,这种精神与做法应大力提倡。而蛇口青年则认为在“左”的阴影徘徊下的嬗变不应赞扬,在目前情况下,一些个体户这种举动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对“左”的思想心有余悸的表示,个体户在赚钱的同时,已经为国家作了贡献。个体户只有理直气壮地将劳动所得揣入腰包,才能使更多的人相信党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不是鼓吹无端占用他人劳动的“左”的残余。
  此外,双方还就“有进口车是不是正常现象”、“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爱”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座谈会上的争论被媒体特别是《人民日报》8月6日报道以后(《人民日报》又在37天内刊出了16期的讨论),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当年就有1700多封信寄到了《人民日报》编辑部。这就是“蛇口风波”。
  记者问:从《蛇口通讯报》2月1日初次报道这次座谈会以后,海内外先后有多家报纸刊物作了报道或转载。一些文章说:“这次座谈会标志着过去那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已告结束”,“青年已不再迷信权威”,“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和观念都要更新”。对这次座谈会及其有关的报道究竟应作何评价呢?
  袁庚(当时蛇口招商局董事长):有两点可以明确表态:一、既然不是到这里来传经送道,就不能只允许一家之言;既然是座谈,就大家都可以谈。曲啸、李燕杰同志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存在,也应该允许其他的观点存在。我们还是要提倡,坚持不论对内对外,不论是谁,不论什么流派、什么观点,只要不反党,不搞人身攻击,都可以让他们在这里发表,在这里交流,在这里探讨。但有一点要讲清楚,我们不欢迎教师爷式的空洞说教,听不得不同意见,甚至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这种作风连我这个老头都不能容忍,青年人是不会欢迎的。二、我非常赞赏这句话“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希望记者同志一定要把这个观点报道出去,这是保卫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的神圣权利。所以,对那位被追问姓名并上了什么材料的青年人,我们一定要加以保护。即使他的发言有什么不妥,也不允许在蛇口发生以言治罪的事情。
  “蛇口风波”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个人和社会、民主和平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等诸多方面的两种思想观念的冲突,它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就其在特区发展的意义来看,“蛇口风波”是特区姓“社”还是姓“资”争论在个体人生观和世界观上的具体反映。
(摘自新浪读书 )
返回

上一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下一篇:4分钱为何惊动胡耀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