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与中国最早的留学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外国侵略势力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从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状态引起各方面出现新的变化。
  显然,延续至清朝末期的封建科举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已经到了穷途末路、非改不可的地步了。1862年以后,李鸿章、张之洞等大员先后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到了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废除。1907年,新式学校的在校生达到100万人,中国出现了一个为数巨大的青少年学生群体。
新式学校产生和发展的同时,留学教育也应运而生,招商局助了一臂之力。1872年,曾国藩、李鸿章上书清廷,采纳容闳的建议,派聪颖子弟去美国留学。具体由已在招商局入股的徐润筹办。
徐润筹办此事可谓合适人选。徐润功就名成后,不再象传统的中国商人那样,让子孙走科举考试的道路进入官场。他对后代从小就采用中西合一的教育方法,在他们幼时即聘请外籍教师到家中教授外语,待其长大,又不惜花费巨资送至英、美学习西方近代科技以及商务专业,两个儿子及长孙均在国外留过学。不仅徐润的儿子、孙子熟谙英语,连女儿、媳妇也受过英籍教师的授课。
  按照曾国藩确定的计划,拟挑选120名中国少年,从1872至1875年,分4年时间赴美留学,每年为30人。徐润受委托办理挑选出国留学生事宜。其后4年,徐润以其独到的眼力完成了这一使命。这4批共120名留学生有3个特点,一是年龄小,一般在10至16岁之间,易于学习外语及接受西方技术;二是绝大多数来自沿海开放口岸,如广州、上海、宁波及近邻地区,这些地方受西方影响最深;三是广州籍特别是香山(今中山)县籍学生占绝对优势,广州籍学生共有84名,占全部留学生名额的2/3强,其中香山籍学生就有39人,几占总数的1/3。
  当局对这批不分汉满的弟子要求甚严,明确规定要在“沪局肄业习以六月为率,察看是否成就,方准资送出洋”。出国后,还得“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
  根据历史记载,1872年由“幼童出洋肄业局”副委员容闳带领留学生30人为第一批,出国前曾在招商局总部(上海)门前合影留念,并乘招商局的轮船赴美。后来回国主持设计修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八达岭段,并受张之洞委托主持修建京汉铁路的著名王程师詹天佑即是第一批留学生之一。事实证明,清朝向美国派出留学生的计划是成功的,这些学生不仅返国后投身铁路、煤矿、电报等行业,并且还有一批参与了海军的建设,有的担任了外交官。如唐绍仪后来担任了中华民国的首任国务总理。这批留学生中,还出过两位外交部长,两位驻欧美国家的公使。
  清朝同治时期赴美的这些留学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年轻的官费留学生,从此以后,中国学生赴欧、美和日本留学才慢慢多起来。
(范存业)
 
返回

上一篇:招商局与“蛇口模式”

下一篇:招商局与改革开放